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拉丁美洲古蹟》雜誌上,美國的考古學家詳細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負責此次尤卡坦半島土壤研究的美國謝普赫德大學考古學家布魯斯-達林表示,通過對古代瑪雅城市遺址的考查研究,考古學家們長久以來一直認為,在這些城市中曾居住了大量人口,數量之大超過了當地農業的供給力。因此,多年來,考古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證據,證明這裡曾進行過先進的農業耕作活動,以擴大農業供給力,滿足龐大城市居民的農業需要。由於絕大多數考古學家們都認為瑪雅高層中存在著一種進貢體系,即在社會各階層中下僚會出於忠心向上級進貢物品,因此有關瑪雅人可能曾進口過食物和其它物品的說法未引起人們關注。
然而,在此次發掘中,考古學家在古典時期(約公元300年到900年)的居民住宅區中發現了一些寬敞開闊的區域。儘管這些區域看起來很像集市,但是考古學家們卻並未找到表明這些區域用途的明顯證據。這時,土地中的化學殘渣派上了用場。達林帶領的研究小組與美國楊百翰大學環境科學家理查德-特里一起,對來自尤卡坦半島西部春楚米爾市的表層土壤樣品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土壤中殘留著食物分解後的磷,這表明這裡曾有過食物。特里說:"所有的食材都含有磷,磷是人類曾將食物帶到居住生活地的一個有力證明。時間一長,有機物質會溶入土壤然後腐爛,而磷則會持久地保存在土壤顆粒中,即使是在每年雨量達1 至2米的熱帶雨林地區也是如此。"
特里及其研究小組發現,與古代瑪雅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相比,在這些開闊區域中,土壤的含磷濃度要高出40倍。這個濃度模式與最近在殘餘的現代市場表層土壤中發現的磷含量非常相稱(所有其它現代市場都鋪了路)。這個相稱的模式表明,瑪雅人的確擁有過一個市場經濟,而對其它許多瑪雅城市遺址的進一步研究則將揭開市場經濟普及程度之謎。瑪雅社會曾經相當繁榮,農民墾植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的糧食能供養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貝殼製作藝術品,製作棉織品,彫刻石碑銘文,繪製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也非常盛行。但後來瑪雅社會卻開始逐漸衰落。目前,世界上仍有200萬以上的瑪雅人後裔居住在瓜地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貝里斯、宏都拉斯等處。但是瑪雅文化中的精華如像形文字、天文、曆法等知識已經全部消失殆盡。
瑪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巴西、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瑪雅文明大約形成於公元前 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至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開始走向衰落並逐漸滅絕。為解開瑪雅文明滅絕之謎,一支包括考古學家、動物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內的共45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考察隊,耗時6年時間對大約200多處瑪雅文明遺址進行了考察。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瑪雅文明是因為爭奪財富及權勢的血腥內戰而走向毀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