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2-07 17:42:49作者:
一九七九年三月,美國一批海洋學家、科學家對墨西哥西面北緯二十一度的太平洋進行了一次水下考察。當科學家們乘坐的深水潛艇"阿爾文"號漸漸接近海底時,透過潛艇的舷窗,他們看到了濃霧瀰漫下的一根根高達六、七米的粗大的煙囪般的石柱頂口噴出滾滾濃煙。"阿爾文"號向"濃煙"靠近,並將溫度探測器伸進"濃煙"中。一看測試結果,科學家們不禁嚇了一跳:原來這裡的溫度竟高達近攝氏一千度。
經過仔細觀察,他們發現"濃煙"原來是一種金屬熱液"噴泉",當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時,便立刻凝結出銅、鐵、鋅等硫化物,並沉澱在"煙囪"的周圍,堆成小丘。他們還注意到,在這些溫度很高的噴口周圍,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生存環境,這裡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生活著許多貝類、蠕蟲類和其他動物群落。
科學家認為,這種海底"噴泉"可能與地球氣候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他們在研究了從東太平洋海底獲取的沉積物和岩樣以後,發現在二千萬∼五千萬年前沉積物中鐵的含量為現在的五~十倍,鈣含量則為三倍。為什麼鈣、鐵等的含量這樣高?科學家認為這可能與海底噴泉活動的增強有關。
據此,科學家又進一步認為,當海底噴泉活動增強時,所噴出的物質與海水中的硫酸氫鈣發生反應,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現在的海底噴泉提供給大氣的二氧化碳佔大氣中二氧化碳自然來源的百分之十四∼二十二。因此鈣的析出量為現在的三倍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將大大增加,估計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倍左右,眾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將會產生明顯的溫室效應,從而使全球的氣溫普遍升高,以至極地也出現溫暖的氣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