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競選活動中的總統候選人馬侃(John McCain)。(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週四(21日)的頭條新聞"馬侃,對道德的自信引火燒身"( For McCain, Self-Confidence on Ethics Poses Its Own Risk),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競選團工作人員"的一些概念模糊的詞語,指這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連任至第四屆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John McCain)與一位女性政治說客愛斯曼(Vicki Iseman)有瞹昧關係。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馬侃當天一早舉行新聞會予以反駁,其競選團誓言與紐約時報宣戰。目前,紐約時報仍無法交待其文章信息的確切來源。一些西方媒體的評論員更是找到了紐約時報的把柄,將後者報導造假、不實和偏頗的臭事再揭一遍。
"淪為聳人聽聞閒話的小報"
"市場關注"(MarketWatch)的評論員福瑞德曼(Jon Friedman)22日撰文說,"令人震驚和困厄。當驕傲的紐約時報以馬侃故事將自己淪為聳人聽聞的閒話小報時,西方文明或許在星期四結束了。"
他說,"文章暗示馬侃偏愛愛斯曼代表的團體,從而試圖使這位講求競選道德的總統候選人顯得很偽善。然而最猥褻的是文章指71歲的馬侃與小他31歲的愛斯曼有浪漫關係。"
"雖然這篇文章說得有血有肉的,我不知道這種來自匿名的材料是否真實。我並不是馬侃的支持者,也不關心他與其他女人之前的事;我也不管或許這篇文章倒幫了馬侃忙,引起那些痛恨紐約時報的人對馬侃的同情。我關心的是媒體的公正性和報導質量。"
違犯新聞原則辦臭事
福瑞德曼回顧了紐約時報的臭事:"幾年前,記者布萊爾(Jayson Blair)編造的許多故事被揭穿,多年來,紐約時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恢復名譽。十三個月前, 其行政編輯凱勒(Bill Keller)無法掩飾不滿地表示,2006年競選後紐約時報成為眾矢之地(pinata,小孩兒在開派對時擊打的裝滿糖果的彩飾罐)。"
"現在紐約時報再次被陰影籠罩,它違犯了新聞基本的原則:你有故事還是沒有。我的新聞教授常講:有疑義,就刪了它。"
事實上,紐約時報最近常違犯新聞原則。中國新年期間它曾發表一篇有關紐約新唐人晚會文章,用同出一轍的寫作筆法,在無證據的情況下指5千人劇場中十幾位中途退場觀眾都是因為不喜歡法輪功節目,並謊稱晚會故意欺騙觀眾。
"不怕踩惡人腳趾的人"
許多看過新唐人晚會的觀眾都表示對紐約時報的歪曲報導憤憤不平。四代同堂一起觀看演出的格麗娜(Glena Dlas)回家後看到紐約時報的報導,她代表全家給大紀元致信說,"我對所有這些謊言中傷感到難過,我所見到看秀觀眾的唯一反應是愉快。我如此震驚,無法相信印出這篇文章的人可以帶著說謊的愧疚安眠。WOR電臺的脫口秀主持Bill O'Riley經常在其東部時間中午12點節目中講出紐約時報發表的不實報導,他是一個不怕踩惡人腳趾的人。"
最近,許多"不怕踩惡人腳趾的人"都在網上跟帖抨擊紐約時報。布瑞森(Jacob Brinson)在福瑞德曼的文章後寫道:"如果你相信紐約時報的話,您一定來自遙遠的星球。該報沒有‘平衡',它是美國左派精英的宣傳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