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胡溫上臺以來,親民姿態已經成為胡溫創造的最知名的政治品牌。特別是溫家寶最愛表演"親民秀", 官方新華社也最愛刊發溫總理如何親民的特稿,為民眾的貧困而流淚,為政府的失職而向民眾鞠躬道歉,穿著舊羽絨服、旅遊鞋訪貧問苦,已經成為親民總理的標誌。於是,溫家寶的"平民總理"形象取代了朱鎔基的"鐵腕宰相"形象。
溫家寶上演的最著名的"親民秀"是幫助農民工討工資。2003年10月24日,溫在三峽庫區視察,臨時決定去偏僻的小村看望村民。溫向村民們問寒問暖,還提到是否有困難需要幫忙。農婦熊德明向總理求救:她丈夫在縣城打工,工錢被拖欠了一年,孩子的學費交不出。溫聽後,馬上追問當地幹部拖欠民工工資一事。官大權大嘴就大,溫總的親自過問立即生效,基層官員於當晚十一時就把拖欠的2240元血汗錢送到農婦手中。熊德明還被授予2003年CCTV年度社會公益獎。
如果說,胡錦濤的親民更多表現在大政方針的宣示上,那麼,溫家寶的親民就更多表現在形體動作上,透露出的幕後信息是胡黨魁和溫總理之間的默契配合,正如兩人同時在媒體前聲言自己上網瞭解民心一樣。胡錦濤在講話中屢屢強調:"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我們的一切決策,......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溫家寶不過是以總理之尊踐行總書記之旨。
然而,溫家寶在貧困地區的農家炕頭盤腿,並不能解決農民收入大幅度相對下降問題;在深井下與礦工共度年三十,也並不能減少驚人的煤礦事故;他在抗炎中的多次流淚和頻頻鞠躬,並不能阻止局部天災發展為全局性人禍;他親赴罕見雪災第一線,並不能解決政府救援無力的問題;他惦念農村孩子上學困難,也無法改變教育資源分配的極端不平等的弊端;他為一個農民工討回工錢,更無法扭轉普遍性地拖欠民工工資的現狀,......作為一國總理,放著制度性的大事不解決,卻要聲嚴色厲地為一個民工討欠薪,為幾個孩子的上學髮指示,凸現的恰恰是一黨制度的實質性弊端。
即便假定溫家寶的這一系列親民姿態皆是發自內心,他確實是一位關心民眾疾苦、為人謙和的平民總理,溫內閣也多少有點"好人政府"的影子;然而,縱然他走遍中國所有的貧困縣,他又能有多少精力和時間為百姓解決困難呢?正如文革中的周恩來,又能從毛澤東槍口下保護住幾個戰友呢?
"制度比人強"的道理,即可以用於好制度對壞人的制約,也可用於壞制度對好人的鉗制和腐蝕。甚至,壞制度中的明君清官,正是壞制度得以長壽的秘訣之一。胡溫式親民,非但不是要改革官權與民權的極端不平等的獨裁製度,反而是以救世主的恩賜來強化這種不平等的制度,既可以緩解獨裁製度的合法性危機,又可以為獨裁寡頭們贏得民意支持。
胡溫親民路線的更深層的本質,已經被胡的講話所道破:"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牧羊術的現代版,也就是"黨權為本"而"親民為用"的統治策略。胡錦濤要求官員們"樂民之樂者"和"憂民之憂者"的根本原因,絕非是為了還政於民,而僅僅為了鞏固政權及自身權力。
何況,居高臨下的恩賜性親民,依靠的正是使人民陷於無權境地的人治化的獨裁權力,揮霍的正是受不到監督的納稅人血汗,購買卻是有利於獨裁者聲譽的民意。這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善事,何樂而不為!
救世主式的清官只能出在獨裁製度中,牧羊人的政績也只能靠羊群的仰望、奉獻和馴順來支撐。
2008年2月1日於北京家中(BBC2008年2月25日)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