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日本和臺灣簽署日華條約時,蔣介石因為戰敗失去大陸腹地,雖然開始要追究日本的戰爭責任和賠償,但其急於保住國際關係,同時美國為了建立反共同盟,向蔣施壓,蔣只能置國家利益不顧,最後日華條約明文規定,中華民國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
臺灣,日本,韓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反共同盟。對大陸和蘇聯實施戰略包圍。
這樣這些國家就成為中棍的敵人,中棍開始大規模宣傳日本的戰爭罪惡和責任,在大陸幾代人中間留下深刻記憶。
70年代後,國際局勢突變,中棍和美國迅速接近,為了有效遏制蘇聯,美國要求日本放棄和臺灣的日華條約,和中棍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為了爭取國際認同,中棍更急於和日本建交,其準備工作早在50年代就秘密進行,(一面宣傳讓老百姓知道日本罪惡,一面要和敵人建交自扇耳光,只能秘密進行)。另外的原因,政權爭奪,分為國內和國際2種情況,中棍雖然佔領了中國大部,但在國際上仍然沒有完成"戰領",很多國家沒有承認中棍政權,而這種被承認無法用武力解決,這也是直到今天,中棍依然用金錢收買外國一些國家承認的原因所在。因為國際承認對中棍的威脅性非常大。處於國內優勢的中棍和蔣介石展開賣國大競賽,而中棍的錢和資源遠遠多於蔣介石的小臺灣。
通過長期宣傳,對於在大陸人民心中已經深深埋下對日仇恨的情況,中棍非常憂慮。和日本建交,就要涉及到戰爭賠償,和戰爭罪犯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中國人是如何不能答應的。放棄此問題就是赤裸裸的賣國行為。中棍感到為難,怎麼辦?
此時中國人不知道的時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已經早已秘密決定。
政權第一,國家利益第二。
遵照毛的指示,中棍提前半年,秘密成立數萬人的說服小組,到全國各地對人民進行說服教育。
其中要點有兩條。1:兩分論,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人民不同。這是毛周早在50年代就定下的對日總原則,延用至今,被日本人暗暗稱之為投日
賣中理論。國家責任怎麼能和個人責任混談??? 軍國主義者就不是日本人,個體能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日本當時全國皆兵,所有在華取得的戰績,日本從天皇到國民無不歡呼雀躍。日本人通過情報得知此原則後知道中棍的賣國底牌了。
2:重點宣傳,和日本建交是毛和周的決定,不理解也要理解,當時毛周是皇帝宰相,已被高度神話。
兩個都急於建交的政權於是見面了,一個是維護國家的政權,一個是出賣國家利益的政權。日本穩坐條魚臺。日方情報已經總結出,中棍更急於和日本建交。所以會談和發表聲明日方處於絕對有利地位。
當時日本的首相是田中角榮,就是現在中棍一直歌功頌德的對中友好人士,中棍高層每次訪日必到其家拜謝。
那麼七十年代初田中角榮訪華是怎麼說的呢??1972.9.25號,在周舉行的歡迎晚宴上,田中對著全世界說:............中日關係經歷了不幸的過程,............ 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殺了幾千萬中國人,竟然只是說添了很大的麻煩),當著全世界重重扇了中棍一個耳光。當時的周非常憤怒。
但優勢在日本一方。田中一行知道,此次訪華,中棍必定要完成政治任務,要有面子。所以當周說到戰爭責任的言語,田中說他們來中國很難日本國內的黨派反對聲很大,就打發了共產黨。
果然包括戰爭賠償,戰爭罪行,戰犯等重大問題一律沒有討論,只短短四天就完成了建交,聯合聲明宣布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
此情況連日本國內和歐美各國都極度驚訝。
田中帶著勝利返回日本。
第一次交鋒,日本就摸透中棍的底牌。
此聲明發表後中棍一直對條約保持低調和"秘密",在當時信息極度不發達和封鎖的情況下,絕大數中國人不知道情況。
那麼中棍賣國,為什麼還暗中支持和縱容反日活動呢??
這一點,日本也感到納悶。
日本政府摸透中棍後,也制定了對中的政策,及接觸強硬路線。歷屆政府都去參拜靖國神社,這無疑是扇舔日本的中棍的耳光,中棍如何制衡使自己不是很丟臉呢。反日!!!目的就是提醒日本政府,不要讓自己太難堪。
而埋藏在中國民間對日本的仇恨也是中棍深深感到害怕的,巨大的反日火山被中棍在欺騙下壓制了幾十年,一旦爆發不可收拾。............
一個民族賣國者披上愛國的外衣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