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一汪清泉,在歷史的長河中汩汩流淌了兩千餘年;若一朵性靈之花,經過一代代少數民族婦女的巧手培育,競相綻放在雄奇峻秀的貴州高原上,並且以它那永不凋謝的生命圖案,受到無數中外遊客的青睞與喜愛......
這些年,貴州蠟染這種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名氣是越來越響了。凡到"多彩貴州"休閑觀光的遊人,領略過神奇風光與古樸原生態民族文化,收拾起悠閑寧靜的心情即將離別這片真山真水之時,都要順便捎上幾塊蠟染工藝品,或悉心珍藏,或饋贈親友,或用於家居裝飾,從中不斷收穫閑情雅趣。蠟染已經成為許許多多人們生活的必備品。
蠟染古稱"蠟纈",與絞染、扎染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染纈基本工藝"。早在《後漢書》、《新唐書》等史籍中就有關於它的記載。貴州蠟染這種古老的傳統印花紡染工藝,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的西漢時代。當時人們已會"用蠟繪於布面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蠟染似乎總與世代生活在山野村寨的少數民族婦女相伴。當今你做客貴州,徜徉在寧靜的鄉村間,就會看到農閑時的婦女們坐在家中點蠟、描楓香油,或持一柄銅製蠟刀,不一會兒就繪出各種花紋圖狀,將畫好的蠟片放入藍靛染缸裡浸染,然後在沸水中退去蠟液,布面就出現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花紋。浸染時色料也會滲入蠟液風乾的裂縫,布面呈現出裂紋(又稱"冰紋"或"龜紋"),形意各異的蠟染圖案就這樣妙然而成。勤勞樸實的少數民族婦女就是這樣借一方土布,盡情揮灑創作熱情,展示她們的靈感與才藝。而她們創造出的一件件精美的蠟染藝術品,其清新明快的圖案、秀麗灑脫的線條、濃郁粗獷的風味,無一不是在藍與白之間對所屬民族心路歷程的文化詮釋。
目前,貴州擅長繪製蠟染的縣(市)就有40多個,從事蠟染製作的能工巧匠達到70餘萬人,不愧是我國名副其實的"蠟染之鄉"。苗族、布依族、水族、瑤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的蠟染工藝很有名氣。蠟染圖案造型主要有行雲流水、江河湖泊、花草魚蟲、鳥獸圖騰,無一不是取材於大自然或是先民傳說。這種多種多樣的題材以及對稱而多變的布局、誇張而得體的構圖、靈動而自然的線條,都包含著深刻的意蘊,藉助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符號,滲入本土民族的審美感受與文化認同,記錄著他們對文化圖騰的崇拜與理想的追求......
在黔東南丹寨縣,不僅擁有全省最多的蠟染民間藝人,而且他們描繪出的蝴蝶紋、魚鳥紋、蜈蚣紋等八大類蠟染吉祥紋樣,可謂首屈一指。丹寨苗族蠟染已被海內外公認為"中國東方第一染"。如果你有幸來到安順鎮寧自治縣石頭布依村寨,寂靜的河橋邊上,隨處可見布依族姑娘們點蠟、漂蠟的美麗身影。在她們身邊,你會不由得停住腳步,由衷地感嘆在這個石砌的村寨裡,蠟染這種民族工藝不僅世代傳承,而且得到至純至美的再現。她們中的優秀代表、蠟染蠟畫大師楊金秀等民間藝人,前些年應邀出訪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作蠟染蠟畫傳統技藝表演,她們用天然染料在家織布料上記載的歷史文化事像,以純樸手法描繪出的斑斕畫卷,被外國友人們稱譽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身處黔中大地,每逢重大節慶,看身著蠟染盛裝的民族同胞載歌載舞,是一種獨有的享受。此時此刻,在歌舞歡樂的海洋中,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像,在青山綠水掩映下變幻著,像是一片躍動的生命音符。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瀾會不由自主地升騰起陣陣激情,腦海裡浮現出"流光溢彩山水畫,雲蒸霞蔚朦朧詩"的詩句。在貴州,無論過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或是民間宗教活動,人們都要飾以蠟染。實際上,貴州民間蠟染成為了民間文化活動中的重要內容,與民族音樂、舞蹈、戲劇等文化活動一樣,成為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符號元素。
伴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日益多元化與時尚化,蠟染這一原本只屬於貴州少數民族地域的古樸手工藝品,也煥發出亮麗的光澤,逐漸被現代人所發現所認知所欣賞。蠟染時裝、蠟染壁挂、蠟染窗簾、蠟染桌布、蠟染手提袋等產品,正以獨特的文化元素與精緻的藝術魅力,紛紛挺進國際國內市場。當今,在中國大多數城市和美國、日本、法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只要你稍加留意,定能尋覓得到這朵原本綻放在黔中大地民族藝術之花的美麗蹤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