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星科學家揭示了火星極地冰帽神秘季節性不對稱的最新解釋。
與地球類似的是,火星也擁有冰凍的極地冰冠,但不同於地球的是,火星極地冰冠是由二氧化碳構成,而並不像地球是由冰水物質構成。在火星南半球的夏季,多數冰冠將發生升華,該進程是液態冰直接轉換成氣態形式,升華之後會在極地出現主要以冰態二氧化碳為主的殘留物質,這種冰態二氧化碳也被稱為"乾冰 "。
然而,當冬季冰冠對稱地分布在火星南極,殘留冰冠將偏移3-4度。科學家們曾認為以上現象的一種解釋是:冬季在極地西半球降落了更多的雪,這樣的話,在夏季和春季,一些表面的積雪將保留在極地西半球。但是最新關於火星氣候的研究資料顯示,極地冰冠可能存在著輕微的機制差異,這項複雜性解釋將涉及到風、雪和太陽的奇特交互性反應。
雪和霜凍
這項最新研究結果來自於歐洲宇航局"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機載的傅立葉行星分光計,義大利Istituto di Fisica dello Spazio Interplanetario(IFSI)研究機構的馬科·吉烏拉那和同事對火星南極大氣層的溫度和其他條件進行了測試,同時還對南極冰冠二氧化碳堆積進行了分析。
他們發現這種偏移現象開始於火星中緯度向東強烈的風力,這股風力直接吹向海臘斯盆地(Hellas Basin),這是火星表面最大的碰撞結構,盆地直徑為1429英里,深度為4英里。這處盆地的陡峭壁面對這股風力進行了偏移,並在大氣層中形成強大的波動,這與地球上出現的羅斯比波(Rossby waves)十分相似。羅斯比波改變了火星高緯度風力的路程,促使氣候系統接近於南極區域。
在火星西半球,強低壓系統接近於南極區域,而一個高壓系統位於東半球,然後再接近南極區域。西半球的低壓系統使氣溫變得更低,這一溫度僅能將二氧化碳濃縮成為雪狀結構,這意味著南極西半球是由雪和霜凍構成的。
吉烏拉那稱,在東半球的高壓系統,溫度總是相對地暖和,無法使冰雪降落,因此在東半球僅存在著霜凍。不考慮半球的因素,霜凍經常出現於火星南極區域,吉烏拉那告訴太空網站說,"在火星極地的夜晚,你總能發現表面上有濃縮的二氧化碳,我稱它為霜凍。當二氧化碳氣體接觸極地表面時,它將立即被凍結。 "
霜凍吸收陽光促進升華
這項研究並不僅是證實火星極地存在更多的冰覆蓋,如:雪和霜凍,在火星極地區域覆蓋的大量雪將比表面霜凍向太空反射更多的陽光。霜凍顆粒比雪顆粒更大,並具有更粗糙的表面。在這樣的崎嶇不平紋理結構下,霜凍能夠吸收更多的陽光,促進升華作用。因此,由雪和霜凍構成的南極冰冠的西部區域,不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冰堆積,而且在夏季時升華得更慢,而該區域的霜凍在夏季時則會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將解釋為什麼冰冠並不是對稱性地分布在南極區域。該研究報告已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Icaru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