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什麽]
11月12日,美國老字號財經雜誌《財富》(Fortune)公布一份針對國際品牌的民意調查報告指出,當北京奧運剛結束時,曾有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中國製造」的字樣有助於產品的形象(比2007年多2%)。但是這種「光環效應」很快就退散了。
9月中,當三鹿毒奶毒害中國人民事件遭到揭露後,全球為之震驚,這份調查也立即顯示超過2/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對產品有負面傷害。而「中國製造」也被各國消費者認為是「品質低劣」的同義詞,從而無法在海外市場取得卓越名聲與成績。
恐非偶然。12月1日出刊的《時代》(TIME)雜誌也針對中國製藥業進行調查報導,當中指出,美國發生多起病人因為疑似服用中國出產的肝磷脂(heparin)藥物導致猝死的案例,加上先前出口至全球各地的「黑心玩具」丶「黑心狗食」丶「黑心食品」等,「中國製造」四字幾乎令人聞之色變,也大大降低各國消費者採買中國商品的意願。
《時代》指出,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工廠」,大量的外來或本地製造業興起,但中共政府卻缺乏有效的質量管制;同時,中國市場不透明丶並非自由競爭的商業市場,加上官員貪腐嚴重,使得官商勾結丶利益輸送丶疏於監控的情形,成為阻礙企業走向正常營運的主要因素,也造成中國產品質量無法提升。
[宋浩小評]
誠如上週「世界看中國」所報導的,除了中國境內之外,國際主要權威財經媒體與分析機構,都對中國明年經濟成長不表樂觀。《新聞週刊》(Newsweek)日前更指出,2009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只有7%,蘇格蘭皇家銀行更評估只有5%。
這種不景氣的警訊,除了來自全球經濟大環境的降溫與緊縮外,中共政府未能有效管控國內產品質量丶官員貪腐丶官商勾結等情事,造成中國產品遭受各國消費者質疑丶不願購買,導致中國經濟更為利空,甚至還為中國帶來許多負面評語。
中共不等於中國。但中共今天將中國領至這種局面,中共當局,豈能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