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12-18 11:14:21作者:作者:一聲吼
在很多世人心目中,孔子是聖人,可按孔子自己的標準衡量,並非如此。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在孔子所歸納的四個標準中,只有第一類「生而知之」、心明自見本性、不學而知「道」者才是聖人。孔子又有云:「其(孔子自己)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那意思大約說,我的為人,在於發憤學習時會忘記進食,快樂得忘記憂愁,也不在乎衰老的臨近。而且,我並不是一個生來就識「道」的人,只是我十分喜愛自古流傳下來的道理,並且會勤奮敏捷地去求取罷了。孔子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應該是,同行的三人中,必定有一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會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看到他的缺點就自身加以改正。據此可知,孔子認為自己並非聖人。
孔子一生曾多次、四處向老子求道問禮,受教良多。《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禮記•曾子問》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土恆,日有食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莊子•天運》載:「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文物考古工作者們也在山東、陝西等地發現了多幅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刻畫了若干孔子攜眾弟子躬身向老子求教的情形。
孔子五十歲以後接觸到《易經》,深感《易經》是一部揭示天地萬物演變規律的高深天書,大為慨嘆說,我「 五十而知天命」。此後,孔子孜孜不倦、數十年如一日地修習研究起《易經》來。《今帛傳•要》載:「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 「韋編三絕」的故事說,為了研究《易經》,孔子不知把《易經》翻閱了多少遍,把串連竹簡書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好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帶子繼續閱讀。習易的數十年間,孔子為《易經》寫下了大量評論和註釋,並將易推祟為六經之首,致力於廣泛傳播。因此,孔子與伏羲、周文王被後世並稱為「易更三聖」。孔子曾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那意思大約說,假如讓我多活數年,我就能更為通達地掌握易經之理了。
顯然,孔子終其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學道、求道,並不曾把自己當成至高無上的真理聖人。有一次,孔子去周地向老子求道問禮,回來對弟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那意思是: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去捕它,會游的可以用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而至於龍,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它是乘風駕雲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就如同龍一樣!
所以,如果嚴格按照聖人的真理性標準來衡量,孔子並非聖人,而只是一位了不起的追隨聖人之理的智者。當然,如果按世間常理來評價,稱孔子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自名至實歸。
孔子是一個忠貞不二的有神論、天命論信奉者,這一點毫無疑問。諸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大意:道能不能得到推行都由天命決定,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都是孔子的經典言論。既然《易經》是一門揭示天地間陰陽造化、生命萬物產生演變之理、昭示道德天恩、包羅萬象的神秘玄奧學問,而孔子又把《易經》推祟為六經之首,研究、奉行直至老終,如果把孔子說成了一個無神論者,顯然是荒謬無稽之談。孔子對老子祟敬有加,而老子是誰呢?老子就是道教所尊祟的太上老君!
儘管孔子並非聖人,可就連孔子所說的話,共產惡黨也十分害怕,因為孔子所傳播的大都是師從聖人、聖書所修習而來的敬天知命之理,其所宣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入世學問都以敬天知命為基礎,所以中共就把孔子當成臭老九也給批臭了。十分滑稽的是,在九九年鎮壓法輪功時,中共居然會厚顏無恥地又把「孔子也不信神」翻出來說事,當成了惡毒攻擊法輪功的一個理論依據。中共為什麼說孔子不信神呢?因為《論語》裡有這麼一句,叫做「子不語怪、力、亂、神」,可顯而易見的是,「子不語」並不能等同「子不相信」。
對鬼神的真正態度,孔子有更為明確的說法「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孔子還說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等話。可見,孔子其實是公開承認鬼神存在的。只不過,他認為鬼神之道與人世之道應該保持一定距離。儘管為人之道應該敬信鬼神,卻不可隨意讓鬼神之理來干擾常人之理。這也基本上符合所有聖人所傳播的信仰法門。自古至今,佛教、道教、基督教為了濟世度人之因緣方便,都曾小面積、有針對性地展現過大量神跡,但也都不主張世間的修煉之人隨意顯示神通功能、宣講鬼神之奇。耶穌說過,邪惡的人是根本不配看見神跡的。如若放棄傳「道」之根本,而不顧因由、機緣、後果,神神叨叨地隨意在人世間宣講、顯現鬼神之奇,反而會激起世人的虛妄邪見之心,這是對世間常理的干擾,也是對鬼神之道的不敬。所以才有了「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外,世人對「子不語怪、力、亂、神」還存在兩層誤解。其一,二千年前神傳文化盛傳於世的社會狀態與我們今天絕對唯物無神的社會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今天有人說「舉頭三尺有神靈」、「神目如電」就會被當作「語怪、力、亂、神」了,而那時候只算得上一個天經地義的基本常理。所以儘管「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實實在在地也在宣講著許多令今天的中共絕不能容忍的敬天知命、敬信鬼神等等所謂「唯心」之理,而且孔子在世也曾偶爾展現過一些神奇功能,比如遙視、宿命預測等等,對此《列子•說符篇》等書略有提及。其二,很多複雜玄奧的「 怪、力、亂、神」需要具足圓滿高深的智慧與福德才能夠合乎因緣地講得清楚明白,但孔子也只是一個求道之人,就連「乘風雲而上天」的「龍」孔子都無法探知,他如何有能力隨心所欲、正確無誤地去「語怪、力、亂、神」呢?當然,孔子曾自我評價過「(吾)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但那個境界已是孔子七十歲以後的事了。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在孔子所歸納的四個標準中,只有第一類「生而知之」、心明自見本性、不學而知「道」者才是聖人。孔子又有云:「其(孔子自己)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那意思大約說,我的為人,在於發憤學習時會忘記進食,快樂得忘記憂愁,也不在乎衰老的臨近。而且,我並不是一個生來就識「道」的人,只是我十分喜愛自古流傳下來的道理,並且會勤奮敏捷地去求取罷了。孔子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應該是,同行的三人中,必定有一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會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看到他的缺點就自身加以改正。據此可知,孔子認為自己並非聖人。
孔子一生曾多次、四處向老子求道問禮,受教良多。《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禮記•曾子問》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土恆,日有食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莊子•天運》載:「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文物考古工作者們也在山東、陝西等地發現了多幅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刻畫了若干孔子攜眾弟子躬身向老子求教的情形。
孔子五十歲以後接觸到《易經》,深感《易經》是一部揭示天地萬物演變規律的高深天書,大為慨嘆說,我「 五十而知天命」。此後,孔子孜孜不倦、數十年如一日地修習研究起《易經》來。《今帛傳•要》載:「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 「韋編三絕」的故事說,為了研究《易經》,孔子不知把《易經》翻閱了多少遍,把串連竹簡書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好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帶子繼續閱讀。習易的數十年間,孔子為《易經》寫下了大量評論和註釋,並將易推祟為六經之首,致力於廣泛傳播。因此,孔子與伏羲、周文王被後世並稱為「易更三聖」。孔子曾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那意思大約說,假如讓我多活數年,我就能更為通達地掌握易經之理了。
顯然,孔子終其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學道、求道,並不曾把自己當成至高無上的真理聖人。有一次,孔子去周地向老子求道問禮,回來對弟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那意思是: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去捕它,會游的可以用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而至於龍,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它是乘風駕雲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就如同龍一樣!
所以,如果嚴格按照聖人的真理性標準來衡量,孔子並非聖人,而只是一位了不起的追隨聖人之理的智者。當然,如果按世間常理來評價,稱孔子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自名至實歸。
孔子是一個忠貞不二的有神論、天命論信奉者,這一點毫無疑問。諸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大意:道能不能得到推行都由天命決定,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都是孔子的經典言論。既然《易經》是一門揭示天地間陰陽造化、生命萬物產生演變之理、昭示道德天恩、包羅萬象的神秘玄奧學問,而孔子又把《易經》推祟為六經之首,研究、奉行直至老終,如果把孔子說成了一個無神論者,顯然是荒謬無稽之談。孔子對老子祟敬有加,而老子是誰呢?老子就是道教所尊祟的太上老君!
儘管孔子並非聖人,可就連孔子所說的話,共產惡黨也十分害怕,因為孔子所傳播的大都是師從聖人、聖書所修習而來的敬天知命之理,其所宣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入世學問都以敬天知命為基礎,所以中共就把孔子當成臭老九也給批臭了。十分滑稽的是,在九九年鎮壓法輪功時,中共居然會厚顏無恥地又把「孔子也不信神」翻出來說事,當成了惡毒攻擊法輪功的一個理論依據。中共為什麼說孔子不信神呢?因為《論語》裡有這麼一句,叫做「子不語怪、力、亂、神」,可顯而易見的是,「子不語」並不能等同「子不相信」。
對鬼神的真正態度,孔子有更為明確的說法「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孔子還說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等話。可見,孔子其實是公開承認鬼神存在的。只不過,他認為鬼神之道與人世之道應該保持一定距離。儘管為人之道應該敬信鬼神,卻不可隨意讓鬼神之理來干擾常人之理。這也基本上符合所有聖人所傳播的信仰法門。自古至今,佛教、道教、基督教為了濟世度人之因緣方便,都曾小面積、有針對性地展現過大量神跡,但也都不主張世間的修煉之人隨意顯示神通功能、宣講鬼神之奇。耶穌說過,邪惡的人是根本不配看見神跡的。如若放棄傳「道」之根本,而不顧因由、機緣、後果,神神叨叨地隨意在人世間宣講、顯現鬼神之奇,反而會激起世人的虛妄邪見之心,這是對世間常理的干擾,也是對鬼神之道的不敬。所以才有了「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外,世人對「子不語怪、力、亂、神」還存在兩層誤解。其一,二千年前神傳文化盛傳於世的社會狀態與我們今天絕對唯物無神的社會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今天有人說「舉頭三尺有神靈」、「神目如電」就會被當作「語怪、力、亂、神」了,而那時候只算得上一個天經地義的基本常理。所以儘管「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實實在在地也在宣講著許多令今天的中共絕不能容忍的敬天知命、敬信鬼神等等所謂「唯心」之理,而且孔子在世也曾偶爾展現過一些神奇功能,比如遙視、宿命預測等等,對此《列子•說符篇》等書略有提及。其二,很多複雜玄奧的「 怪、力、亂、神」需要具足圓滿高深的智慧與福德才能夠合乎因緣地講得清楚明白,但孔子也只是一個求道之人,就連「乘風雲而上天」的「龍」孔子都無法探知,他如何有能力隨心所欲、正確無誤地去「語怪、力、亂、神」呢?當然,孔子曾自我評價過「(吾)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但那個境界已是孔子七十歲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