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1-07 21:40:00作者:
語言崇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社會現象之一,許多風俗習慣的形式與民俗故事的流傳是與語言崇拜聯繫在一起的。比如到了膠東,宴席一般要備"吉祥菜"--魚和燉豆腐。宴席到了最後,如果端上一盤整條的魚,便表示酒宴結束,即使再貪杯的客人也應該知趣地幹完杯中酒準備吃飯。以"魚"諧"余",表達幸福歡快的生活沒有完結,余福長久。長島等地過年少不了"燉豆腐",也是取其諧音:"燉"音近糧囤的"囤","豆腐"諧音"都富",還有"幸福"的寓指,可見,這道菜所包含的社會意義遠遠超過它自身作為菜餚的價值,已經成為漁民心中美好祝願的載體。
不僅如此,在山東方言中,人們有時會覺得某種說法不文雅,或是不合乎討吉利的心理,便避而不用,用一些文雅或是吉利的說法來替代。比如,煙臺、威海等地過年蒸餑餑時,經常會由於火猛而致餑餑裂開口子,當地人叫"餑餑笑了",不說"餑餑裂口子了"。笑是人的動作,賦予物體,將其擬人化,飽含了人民群眾烘托祥和氣氛的感情色彩。
膠東地區稱水餃為"姑扎",水餃煮破了、碎了一般叫"掙了"。其實,餃子"破了、碎了、掙了"都是一件大家不情願的事實,但一句"姑扎掙了"則使這件不愉快的事情平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在當地人看來,餃子"掙"得多就是預兆將來能掙好多錢。由這一方言民俗還演繹出一個生動的小故事《掙與賠》:
有個做生意的,家裡雇了個上鍋的(方言詞,廚師),姓裴。商人有個討口彩的脾氣,凡事兒都想討個吉利,逢年過節就更不例外了。這年臘月三十晚上,商人和孩子老婆一大家子坐在炕上喜氣洋洋地喝酒吃菜,上鍋的夥計就在地上煮餃子,酒喝到差不多的時候,商人又上來了討口彩的毛病,他高聲問上鍋的:"夥計,姑扎怎麼樣了?掙了多少?"商人問這話的目的是希望上鍋的回答掙得很多很多,哪怕一個沒掙也要這樣說。說餃子掙得多就預示著主人來年會掙更多的錢,發更大的財。可是這位耿直但有點不開竅的上鍋的偏偏就不明白主人的這層意思,況且他煮的餃子確實一個也沒有破碎的,於是他高興而且堅定地回答說:"一個也沒掙!你放心吧,有我老裴(賠)在,一個兒也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