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庸」(圖)

發表:2009-01-27 15: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庸"概念在孔子以前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中庸"二字最早見於《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恐怕是最高尚了,但民間缺少此德已經很久了。關於中庸的豐富思想在子思編寫的《中庸》一書中有詳盡的闡述。

不偏向一端的稱之為"中",堅持不變的叫做"庸"。子程子說:"中者,天下之正道。"就因為"中"是正道,所以不偏。"過"與"不及"都是偏的。"庸者,天下之定理。"因為庸是天下之定理,所以是不變的、不易的,不易的東西是長久在人間的,長久的東西又是"平常的",所以庸是平常的。中庸是天下的正道,天下的定理,所以孔子認為它是高尚的道德,也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中庸》記載,子路曾向孔子請教"強",孔子反問他是問南方的"強",還是北方的 "強",抑或是他自己認為的"強"。孔子說:"用寬宥與順和來教誨人,遭到無由的侮辱而能忍讓包容,安之若素,這就是南方的‘強',是君子之道;披著鎧甲,拿著武器,即使奮戰到死也無怨無悔,這就是北方的‘強',是勇武者之道。君子能與人和平融洽的相處,而不是隨波逐流,這叫做‘強';中庸而不偏不倚,這叫做‘強'"。可見,血氣之勇並不是真正的‘強',能包容萬事萬物而出污泥不染,才是真正的‘強'。孔子提醒君子要把握中庸思想,抑止血氣之剛勇,培養包容萬物的氣度。 

聖人舜執政時能徵詢別人的意見,即使是淺白的話,也要仔細揣摩對方的意思;同時又能把別人的錯誤與過失隱藏起來,表揚對方正確的意見;最後將眾人不同的意見中和起來,執其兩端而取其中,然後施行下去。所以孔子說:"舜真是具有大智慧啊!"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