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薇在CCTV奧運頻道開播儀式上惡搞張斌那場戲,有一句經典台詞: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2007年年終的這場插曲,讓中國"大國崛起"的形象很受傷,恰好符合了2008年初響徹海內外的"陳冠希醜聞"主角之一阿嬌的話:很傻很天真。
最近美國金融醜聞引發世界經濟危機,歐巴馬政府向中國求援,又引發無數"憤青"跳將出來,根本不管"城裡如歐洲,鄉下如非洲"的現狀,鼓噪中國已經"G2"(Giant 2)了,大國已經崛起了。天朝情緒,義和精神;百年不散,後繼有人。
其實,考察近代以來的大國崛起,無論"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單一強權的美國,還是從二戰廢墟中崛起的日本和德國,都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通過民主憲政,這些國家實現了社會和諧,減少了民族內耗,不再發生內戰、起義和暴動,透過多年政治穩定、經濟增長的積累,崛起而成為世界強國。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內部和解,傷痕纍纍、仇人遍地,儘管靠著坦克與機槍可以暫時壓制,但當遇到政局不穩、經濟危機,就會發生總爆發:辛亥革命之武昌起義,不就是這樣擦槍走火,要了滿清260年的老命?
20年前的"六四",就是這樣的歷史傷痕,它嚴重的割裂了中華民族內部的和諧,構造了執政黨與民間、軍隊與民間的仇恨,也形成了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與現代文明之間的差距。20年來,在後鄧與鄧後的時代,對六四事件的愚弄、洗腦以及歷史真相的掩蓋,更製造了1989年的經歷者,與被洗腦者之間的認知差異和價值對立。
鮮血可以淡沒,記憶可以遺忘,但屠殺製造的仇恨,卻永遠是火山爆發的力量。滿清260年歷史,卻仍然沒能阻擋"驅除韃虜"的吶喊,以為"三民主義"能夠推翻滿清的孫中山信徒,根本不懂,武昌起義、火山爆發的地下岩漿,其實來源於"留發不留頭"的鮮血和仇恨。
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沒有和解,就沒有大國崛起;風吹草動的草木皆兵,是中南海內每個日夜的膽戰心驚,更別提一個陳勝武廣、一場騷亂暴動,會帶給中國商業多大的損失。沒有對六四的真相調查,就沒有和解與寬恕的可能,G2不過是一場"沙場秋點兵"的憤青夢。
1989年的六四,傷亡到底是多少、真相到底是什麼?由於鎮壓一方的守口如瓶,20年來成為海內外競相研究、試圖破解的歷史之謎。受害者一方、學生和海外流亡組織,根據各種宣傳品、和歷史資料,撰寫了許許多多的研究著作,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天安門母親"群體堅持調查的《六四死難者名單》、封從德的《六四檔案》、吳仁華的《1989天安門清場內幕》、陳小雅《八九民運史》《八九-六四研究文集》等。
20年來,除了受害者一方的聲音,中國官方和軍方,除了六四剛剛結束之後的"鎮壓反革命暴亂"強迫教育洗腦之後,慢慢開始鴉雀無聲了,連有"六四屠夫"之稱的前中國國家總理李鵬想發表的戒嚴期間的日記,也都被官方所禁止,六四真相成為中國和解的障礙。而揭開六四真相最關鍵的人物,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當年中國政府的實際決策人,和進入北京平暴的軍隊。因為只有他們最清楚:屠殺的命令是如何出籠的,屠殺的現場到底是怎麼樣的。
令人值得欣慰的是,20年後,終於有位當年的戒嚴部隊士兵張世軍站了出來,這位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王牌軍、中央軍委總預備隊第54軍162師當年 18歲的戰士,近日在山東省滕州接受日本"東京新聞"採訪時,就當年參加北京戒嚴平暴行動,表示了"強烈的罪惡感",張世軍指出:
6月3日晚上,部隊接獲命令前往天安門廣場南邊進行武力鎮壓,另有軍機低空飛行投下彈藥,部隊在前往廣場途中曾遭到市民數度抵抗。報導引述張世軍的話指出,他的臉遭石頭打中流血,部隊只向上空射擊警告,並未對民眾開槍,但在4日清晨到達天安門廣場之前,目睹很多死傷者,他說,"看到頭上綁著白布的學生倒在血中,令我心碎"。(引自法國廣播電臺:《二十年前參加戒嚴部隊,如今仍有罪惡感》)
張世軍直面媒體的發言,為揭開六四真相,實現民族和解,打開了一絲門縫。當年參加北京平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有30萬之巨,20年後,這些人大多數進入中年,部分將官更進入老年;無論身在部隊,還是人在江湖,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把1989年6月那場悲劇的個人見聞,能夠原原本本的披露出來,將對中國的和解、以及民族的崛起,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作為國家暴力工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一旦脫離了軍隊,就成為民間一分子,他們和所有的國民一樣,必然承擔著國家轉型期間的痛苦與磨難。當年經歷北京平暴的許許多多的官兵,現在只怕也早就是滾滾下崗大潮中的一員,底層民眾的苦難和艱辛,是否和當年那場屠殺造成的"恐懼效應"有關?這樣的問題,非常值得這些"人民子弟兵"去深思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