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口可樂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遭否決說明瞭什麼?中國國家商務部拒絕可口可樂收購的理由是:"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正式否決了可口可樂併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的申請。中國國家最高主管機構認定:集中"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來自相關的消息稱,由於市場突變,可口可樂公司內部對收購的態度趨於保留,保留一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3月19日則說:禁購匯源非貿易保護。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堅決"貿易保護主義"反對者,倘若國際社會也以中國"審查"匯源之否定,來對中國在海外收購力拓等也"說不",豈不令世界商戰衝突更加奇妙?18日,中國商務部一宣告,此事一出便震驚了全球,在全球掀起一浪高過一浪"貿易保護主義"與否滔天的巨浪。
中國"匯源"與澳大利亞"OZ Mineraks公司"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而不同的是,整個中國果汁產業不過才1000多萬噸總產量(到2008年底,匯源果汁總產能為278萬噸),何不等到中國"匯源"長大成"中國移動"、"中石化"、"中石油"等再一刀兩截?殊不知美國原先的"電話電報公司",是全球半個世記橫行的"老大",但一紙"反壟斷法"就把它瓜分了。現在,不僅中國"匯源"喪失了發展壯大的一次發展機遇,中國果汁產業也失去了第一次大發展的機遇,還引發全球對中國"說不"的新浪潮,所謂"地大物博"的中國,正面臨著全球"配置資源"的舉世新困局。中美"匯源"收購戰,成中國全球化"配置戰略資源"的一根核級導火索,接下來的中鋼集團收購Midwest公司,中金嶺南認購澳PEM公司50.1%股權,武鋼收購澳CentreMetals公司南澳大利亞州鐵礦石項目50%權益,中鋁195億美元注資力拓等等都面臨著這樣的舉世困境、充滿了中國式玄機變數,都令中國收購、進入全球市場充滿了風雲變幻,令中國崛起向全球"配置資源"成為成本之舉世新難。
Ⅰ)、中國特色 中國否
中國國家商務部3月18日午間發布公告,以"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為由,正式否決了可口可樂公司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1886,下稱匯源)的申請。中國國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9日就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商務部做出禁止收購的決定,既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也非保護主義。本案的裁決與中國的外資政策無關"。那麼與什麼有關呢?而唯一可以對號入座的就是中國國家的《反壟斷法》。這是中國國家近60年第一次公開、正式否定中國國內由跨國公司在香港市場收購中國民營企業的第一案例。
--這是在80%以上中國網民的堅決、所謂"民族主義"憤怒反對之下,中國政府所做出的決定。這是"舉國體制"式的"市場經濟"一次抉擇,也是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式"貿易保護主義"後、一次一個國家真諦的"市場經濟"實踐。
--為此,繼便是中國境內、所有的其他收購企業案例,或是中國主權基金收購海外的任何企業,或是全球性收購任何企業,凡與中國打交道都可能首選、第一考慮的是:有可能嗎?即是非"貿易保護主義",又怎樣給全世界一個當然的答案?於是乎,今後中國所有的資本行為、企業收購投資行為,都有一個黨"中共會批准嗎"?
緣起於2008年 9月3日,美國可口可樂宣布以179.2億港元(約24億美元)在香港國際資本市場--H股市價的價格收購匯源。這是中國近60年、改革開放中國的驚天之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更沒有可口可樂、匯源等等中國所有企業的一切!一如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所有的跨國企業來到中國一樣,不過是非常簡單的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將中國乃至全球的財富開始堆積到中國的土地上,而今中國進入全球500強的跨國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等等哪一家不是這樣資本魔變得歷史、顯示的結果?中國從"文化大革命"70年代初期舉國只有幾千億美元的國家財富,到2007年中國有超過2.263萬億美元(此數據見世界銀行《2007年世界發展報告》)財富,就是因為資本相互大融通、大交換如大自然一樣來去自由的結果。近60年過去,中國從舉國的"計畫經濟"改變為"市場經濟",而今"中國製造"遍及全球60多億人口的每一個角落,難道經過30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市場經濟"搞錯了不成?這是"中國式""市場經濟"、中國經典"葉公好龍"的一次絕好驗證?!
"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可以獨霸中國市場總量80%以上,而區區一可口可樂卻不到中國飲料市場20%不到,這難道就是"中國式"《反壟斷法》的真諦?這也難怪有官方快評說:《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是維護消費者利益》,而"中移動""中石化""中石油"等壟斷又是維護誰的利益?
Ⅱ)、可口可樂之鑒
這是奉行資本主義制度香港、資本股市在被中國中央政府的第一次否定的案例。這就是說,在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資本股票市場,中國同樣當然可以完全說"不"!不管是"計畫經濟"、"市場經濟",中國都當然可以說"不"!這就是經典的"中國特色"!
3月18日,商務部就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反壟斷審查做出了正式裁決,認定交易完成後,可口可樂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軟飲料市場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綁銷售果汁飲料,或者設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條件,集中限制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產品;同時,由於既有品牌對市場進入的限製作用,潛在競爭難以消除該等限制競爭效果;集中還擠壓了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給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競爭格局造成不良影響。然而,對待中國國內市場的"中國移動""中石化""中石油"等超過中國市場80%以上的絕對超級壟斷,中國國家《反壟斷法》審查卻視而不見。
公告顯示,在正式否決此項交易前,商務部曾與可口可樂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條件進行了商談,可口可樂方面也提出了初步解決方案和修改方案。但是商務部評估後認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減少交易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商務部做出"禁止此項集中的決定"。也就是徹底否定了此項收購。
這也是自2008年8月1日中國國家《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首個審查、首個未獲中國國家商務部審查通過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例。這也是中國建國60年、改革開放實施"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的第一個反壟斷審查案件。
目前,匯源和可口可樂公司尚未對交易被否決作出正式表態。不過,3月6日,即將於4月卸任的可口可樂董事會主席伊斯戴爾(Neville Isdell)在其最後一次大型演講中曾警告,金融危機之下,市場規則和經濟模式正在發生變化,持續了半個世紀的自由市場秩序正在被改寫。他提醒,應該警惕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這將會減緩經濟復甦及長期經濟增長。有評論分析說:這也是"中國式"貿易保護與"美國式"保護主義的根本區別。
Ⅲ)、否決可樂收購不符合中國利益?
北京決定對可口可樂(Coca-Cola)對匯源果汁(Huiyuan Juice)"說不",使24億美元收購計畫(這本來將成為迄今最大規模的外資收購中國企業交易),是泡湯,從國略到國際內外大勢這都是一種不明智核爆炸效應。作為2008年8月實施的中國《反壟斷法》迄今遭遇了第一次最大考驗,這一里程碑式的決定,可以放縱"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的中國市場的絕對壟斷,卻無法放過一個小小的匯源、可口可樂,不僅發出了中國不對大筆交易開放的信號,還為所有的法制國家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說辭,它們本來就在對中國的崛起持有全球性共性的難受。結局很可能是,涉及目前世界上唯一有活力的大型經濟體的跨境交易將會減少,各方倒退到保護主義盛行。但,這正是中國領導人一直明確表態反對的。正是這種保護主義,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那場"大蕭條"的經典。
中國反壟斷審查本身就沒有國際視野的"遊戲規則",該部門發布的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簡短決定(只有一頁),沒有任何的法理與規則的辯證與令人信服的法例、缺乏清晰度。它援引中國新實施的《反壟斷法》第28條,該條讓官方在"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在本案中,中國監管機構似乎非常強調"可能"這個詞,而"可能"的另一面這"不可能"也包含其中,還有不那麼強調"集中"(儘管對於果汁業收購來說,"集中"或者"濃度"是一個貼切的詞)。雖然可口可樂控制著近50%的汽水飲料市場,但它在果汁市場只有8%的份額。果汁飲料與汽水飲料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即便加上匯源的42%左右市場份額,按多數定義也不至於構成壟斷。中國監管機構對可口可樂可能捆綁銷售其飲料產品表示關切,使一切都是在猜測"可能"之下、絕對"兩輸"的一個結果。
"可能"、"不可能",就成了一個國家法律"審查"的當然標的?!
有了這24億美元,中國果汁飲料市場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種景象。等到中國果汁飲料市場長大、成"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再來揮刀砍殺,來它個"殺一儆百"不是更惠及中國人、惠及全球的果汁飲料產業嗎?
更可信的解釋是,中國監管機構是在回應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的反彈,中國網民發起了一場憤怒的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網際網路運動,對受人喜愛的品牌可能落入外國人之手加以指責。面對經濟放緩、蕭條,並擔心社會不穩定,一段時間以來北京更具家長式作風。假如匯源就此後開始衰敗、一蹶不振,阻止這一跤易又符合什麼國家利益?這又為中國企業近來在海外大舉投資留下了歷史的佐證,忙著在世界各地收購礦產和油氣資源。這很有可能使北京被指採取雙重標準。近來,對於中鋁195億美元增持力拓(Rio Tinto)股份的計畫,不應以民族主義的理由反對,但在中國在果汁問題上挑起紛爭的論斷與實踐,很難給中國在全球資源收購上提供實踐與理論的支撐。"反壟斷法",有沒有給人公平申述的權利?有沒有挽救黑洞的機制?就一邊倒!
Ⅳ)、中國"說不"之後的資本環境
不到兩週前,可口可樂(Coca-Cola)高管們還在為上海一座耗資9000萬美元的新的創新和技術中心剪綵,他們還承諾到2012年在中國投資20億美元,超出該公司去年的資本支出總額。而今,在遭到中國商務部回絕後,該集團以高得離譜的溢價收購中國最大果汁生產商的計畫破滅了,可口可樂還沒有霸道到像"中移動"那樣呼風喚雨,更沒有像"中石油""中石化"那樣在中國"通吃"。
下一步,全球有可能都向中國看齊嗎?
中國本來就未曾想要一個正式的競爭機制。只是作為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條件之一,中國才拿出了某種立法;2008年8月,中國終於開始實施"反壟斷法",這部法律只是略微有些像國際規範。其第7條引入了"國民經濟命脈"這種奇怪的概念--這些命脈需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保護起來。
所謂的"涉及國家安全",中國《反壟斷法》的第31條似乎又將審批權轉移給其它部門。就中國官方對可口可樂/匯源交易的決定而言,上述兩條似乎與正式引證提供了同樣"好"的解釋;正式引證採用《反壟斷法》針對限制競爭的第28條,暗指可口可樂將利用其在汽水飲料領域的支配地位,成為零售商的一站式賣主。若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兩家在中國果汁市場的份額合起來將為20%左右,遠低於人們對"支配地位"的標準理解。
2008年11月,世界已經領略了中國商務部獨特的本質,當時該部放行了英博啤酒集團(InBev)對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的收購,稱該交易在中國並無妨礙競爭之虞。但這並未阻止該部讓雙方同意限制其在兩家中國啤酒企業的現有股份,並承諾不向另外兩家中國啤酒企業投資。
指望中國重振交易流的併購銀行家們,將對這一明顯的保護主義行為感到遺憾,而在指責中國在中鋁投資力拓(Rio Tinto)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的澳大利亞反對黨政界人士,將會興奮不已。
這種背離全球陽光化資本市場遊戲規則,若全球都進行這種內外有別的"審查",那麼首先受到最大傷害的怕只有中國自己,因為中國的資源亟需全球來重新配置,更需要一個有國際共識的資本遊戲規則。中國對資本"說不",為全球各國提供了絕對的跨國界"樣板"。
Ⅴ)、市場內外風雲突變
雖然此項交易最終遭到了中國監管部門的否決,不過據一位接近可口可樂的人士透露,由於市場形勢突變,可口可樂對於收購已經不像當初那麼熱衷。早在年初的2月28日,匯源董事會主席朱新禮在出席一個論壇時,也曾表示,在當前金融危機環境下,可口可樂董事會反對收購的聲音越來越多,自己要給可口可樂全球總裁"打打氣"。但這種"打氣"都已前功盡棄、做了無用功。
不過,兩天後,匯源隨即發布澄清公告,稱匯源並不瞭解可口可樂任何董事對收購的任何意見,公司也沒收到關於更改收購計畫的任何意見。有國際經濟評論認為,雖然中國的非酒精、非碳酸飲料市場剛剛開始發展,但現在不壟斷不能代表將來沒有機會。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可口可樂已經在碳酸飲料方面獲得了全球絕對的壟斷地位,目前在果汁和茶飲料方面的特別是中國市場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如果再獲得純果汁市場先前的大幅份額,未來的壟斷地位是"可以"想見的,但只是"可以",還未成歷史的即成事實。
國際輿論還同時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資本市場環境惡化,消費品在內需市場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這種情況下,大多跨國企業會放棄這種資本大衝動,但政府不會放棄這一塊市場的發展機會。中國當局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會令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產生更大的負面效應。2009年,是21世紀以來、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最少時期,也是第一次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性最最短缺資本的時代。
3月18日,匯源股價開盤大跌19.42%,至8.30港元。公司隨即宣布,於10時13分起臨時停牌,以待發布有關股價敏感資料。截至3月17日收盤,可口可樂(紐約交易所代碼:KO)股價小幅上漲0.44%,為41.45美元。這是國際、國內資本股市的第一反應。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宣布通過旗下全資附屬公司Atlantic Industries以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全部已發行股本,折合每股約12.20港元。以匯源於9月1日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4.14港元計,這一要約收購價有1.9倍的溢價。如交易獲批,這將是外資在華最大一起並購案,也是可口可樂歷史上金額第二大的收購交易。但現在卻成一片美麗的雲霞,飄呵飄的消失了......
現在,朱新禮只剩下:賣掉"匯源"商標這華山自古一條路了。
尾:根據國際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匯源在國內100%果汁市場及中濃度果汁市場佔有率分別達42.6%和39.6%,處於明顯領先地位;據業內人士估計,果汁飲料在中國整個飲料市場不足10%;而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07年可口可樂在中國果蔬汁市場的佔有率為9.7%;估計可口可樂在中國整個飲料市場高居第一飲料品牌的位置,整個市場的佔有率約20%左右。3月19日,是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案遭否決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如期復牌的匯源果汁(01886.HK)未能逃脫暴跌的命運,全日重挫42.17%--但願匯源不是一蹶不振。但面臨全球金融海嘯的新格局,中國崛起同樣面臨全球性兩大困境:
(A)、中國政府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說不",那麼同樣面臨著眾多"力拓"對中國"說不",中國崛起的"全球化資源配置"就可能成空;
(B)、中國為什麼不等"匯源"長大成"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之後,再來肢解"匯源"公司、像美國政府當年砍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樣?對"中移動"國有大象等公然壟斷"說行",對"匯源"小老鼠壟斷"說不",一個天上則一個地下,中國又怎樣面向全球國際化的"說不"與"說行"?
而被收購者、匯源法人代表朱新禮在被收購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不論審批是否通過,都將順其自然,"批准了,高興;沒批准,同樣高興"。但是,在"都高興"的現實社會的上下,豈能"是"與"否"都是皆大歡喜?天底下能有"都高興"這樣的生死博弈嗎?但現在:2009年3月18日之後,中國匯源進入生死兩茫茫的煉獄時期,甚至連自家穿在自己身上的外衣"匯源"也不能賣了,匯源龐大10數個省的投資計畫被迫斷裂,沒有後續匯源將必然付諸東流,當日匯源股票從8.30元多跌倒了3.99元,匯源從高山跌下深谷底。對於中國千千萬萬個像匯源公司這樣的企業來說,一個只有100億左右資產的這樣一家普普通通的企業,比比皆是,但今日匯源比沒與可口可樂收購前的匯源生死更艱難,誰來力挽狂瀾的救助、輸血匯源,讓繼續向前走......"匯源"收購戰,成中國"全球化配置戰略資源"的一根核導火索,接下來的中鋼集團收購Midwest公司,中金嶺南認購澳PEM公司50.1%股權,武鋼收購澳CentreMetals公司南澳大利亞州鐵礦石項目50%權益,中鋁195億美元注資力拓等等都充滿了中國式全球玄機,都令中國收購、進入全球充滿了風雲變幻,令中國崛起向全球配置資源成為成本之舉世新高。若是世界各國都以中國政府的匯源之否,來對待中國"全球配置資源"的戰略收購,那麼對中國崛起來講將是莫大的毀滅性一擊--中國畢竟是石油、鐵礦石等等能源相對短缺的國家。
4月2日結束的G20倫敦峰會20國成員共同簽署《重申將抵制保護主義》聲明:"不設置任何新的投資或貿易壁壘"、"同時也將迅速糾正任何此類措施"等等,不知中國政府能否使美國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峰迴路轉?但中國目前還沒有設立"反壟斷"的糾正機制?現在,最最關鍵的是:中國能不能將"全球配置資源"與中國崛起起到根源真實有效的幫助作用? (作者系《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鞏勝利特別聲明:作者對本文所著內容與事實,負有不可推卸、當然的法律責任。本文謝絕除此而外,一切任何形式的轉載、摘編、BBS和上網鏈接。若有任何見解、疑問、版權使用等問題請通過[email protected]與作者聯繫。)
----------------------------------
﹡鞏勝利 :著名獨立中國問題學家,財經、社會類評論家。其經濟、社會類尖端文章,在海內外廣泛發表。代表作有:《中國"春運":暴富了誰?掠奪了誰?》《21世紀:生生死死"新經濟"》《中國黨政軍退出市場經濟領域》等。其《來自中國彩電第一品牌的內幕》一文,引發中國1998年6月上海"長虹"股票強烈震盪,《中國投資失敗檔案》《中國股市"黑洞"》《全球911絕對防略》《撩開美國NMD的面紗》《對話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窮人到底有多窮》等等,分解了中國社會和世界經濟的一些重大、根源問題。在國際媒體《財富》《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及《歐洲時報》等媒體發表過一系列引起廣泛震動的論述,也在中國最高層《國內動態清樣》《改革內參》《人民日報》《南方週末》《世界經濟研究》《財經》等廣泛發表過獨家前沿的經濟、社會類評述、論著。作者的一些前沿文章,反應了國際、中國社會的一些尖端問題而著稱,引起中國最高當局強烈關注,也引起國際、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強烈關注,被稱為"具有駕馭中國語言文字與事件的最可怕功力"。作者是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網專家,中國經貿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客座教授,是從事國際、中國問題研究的著名獨立學者。
欲知學者鞏勝利的一些重要文獻,請點擊以下國際網路鏈接: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newwindow=1&q=鞏勝利&btnG=搜索&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