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陶冬最新博客文章全文:
全球許多經濟數據出現了改善,觸發了人們對早日復甦的希望。
的確,瑞信追蹤的全球十大經濟領先指標中(如美國 ISM、德國IFO、中國PMI等),有七個已經觸底反彈。這是否意味著戰後最嚴峻的經濟衰退已經否極泰來?
毫無疑問,經濟形勢在向好的方向移動。各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方案積聚起巨大的訂單,相信在今後數個季度陸續發力。央行的利率政策和數量擴張政策,不僅將政策利率推向零,而且將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和按揭利率大幅拉低,銀行在貸款上也略有鬆動。
重組按揭、按揭利率下降,使美國的租金回報比按揭成本高出近1%。美國樓市的可承擔程度(affordabili ty)已經回到2003年泡沫之前的水平(當然不排除過度調 整)。供樓負擔的減輕,加上油價的大幅回落,使得美國 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上升,零售數據從低位回揚。
不過首先,歐洲、日本經濟數據(尤其是消費數據) 並沒有像美國那樣地改善。其次,經濟數據從極壞變成很壞,未必代表一場危機已經見到盡頭。以美國失業人數為例,最差時每月有六十九萬份工作消失,現在有六 十三萬份工作消失,就業狀況仍然極其惡劣。美國已經有五百多萬人失業,這是近30年來所沒有的。
筆者看來,經濟復甦取決於兩大因素,而其它經濟數據的好轉未必可以盡信。經濟復甦的第一要素,是就業市場出現可持續的好轉,如果就業不保,房市、信貸、零售、企業盈利均難有真正的好轉。因為消費者一旦沒有了收入,其它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第二個要素是銀行信貸得以恢復。現代資本主義沒 有信貸支持,就像人體沒有血液。央行的非常措施將利率拉低,但是貸款必須恢復,企業才能維持正常運作。銀行重啟金融中介功能,甚至是就業市場復甦的必要條件。沒有資金流動性,企業無從擴張、無從運作,當然無從增加人手。
目前的經濟、金融,有從雷曼兄弟倒閉所帶來的震撼中清醒過來的跡象。世界末日未必到來,銀行未必會全部倒閉,"現金為王"策略未必需要做得太極端。這種恢復是情緒上的穩定,值得慶賀,不過尚算不上經濟的實質性好轉。
美國政府很快會公布對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也許這是政府變相對部分銀行實施國有化的前奏。如果見到 銀行被國有化,並成功將有毒資產剝離出去,開始借貸,則筆者會對經濟復甦有樂觀一點的看法。
牛市必須建立在經濟的可持續復甦之上,經濟復甦離不開銀行恢復功能和就業狀況的改善。
来源:鉅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