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日如年中,好不容易盼來獨夫、民賊老毛斷了氣。卻又來了個自封"英明領袖"的華國鋒及其"凡是派"一夥,"抓綱治國"換湯不換藥的繼續整人、殺人,禍國殃民。直到三年以後,華國鋒才終於被"架空",實權落入鄧小平之手。在極具中國特色的鄧氏"垂簾聽政"下,在中國現代的政治舞台上出現了兩位少見的開明人物,那就是至今還被中國民眾深深懷念的胡耀邦先生和趙紫陽先生。
胡、趙二位先生,在當政期間,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於"帘"後聽"政"的鄧氏,而衰腐、僵化、頑固的所謂"老人幫"的"八老"之流更一個個死抱著既得利益和毛氏的"老皇歷"處處與胡、趙從中作梗,掣肘作對。但胡、趙二位先生仍在極大的壓力下,在前後當政將近十年中,抗干擾,排阻力,完成了諸如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平反冤假錯案,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禍國殃民之舉,徹底否定文革等重大理論與實踐的問題。而且第一次把政治體制改革,和廢除以黨代政的問題提上了議事的日程。也極力抵制了諸如"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一類的由守舊頑固派發起的整人運動。使之未能醞成更大的災禍。雖然由於反動、保守勢力的強大,而無法將以黨代政及政治體制改革付諸實施,但它至少使人們懂得了,老毛既不是什麼先知先覺的"神",也不是無過無罪的"聖",而且他幹的壞事還不少。更使人們懂得了,一個黨不可能代表全體人民,它只不過是個政冶利益集團,因此它沒有資格"承包"國家,並且還要天天"偉光正"。這對已被徹底"洗腦"三十多年的中國民眾來說,既是一次偉大的啟蒙,也是一次真正的覺醒,一次真正的解放。這樣的政治家,這樣的執政者,才當之無愧的堪稱"新政"。
因此,在1949年後的中國,唯有胡、趙當政時期才堪稱"新政",道理就在於此。所謂"新政"並不是換了一個領導人就叫"新政",也不是政權更迭或"改朝換代"後就都可以叫"新政"。當然更不是提兩個漂亮的口號就可以"新政"的。新不新,關鍵是看它在推動歷史前進呢,還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是順應歷史潮流呢,還是因循守舊,甚至逆歷史潮流而動呢?當今世界偉大的歷史潮流就是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觀,就是實施全民普選的民主憲政。凡逆此歷史潮流的,無論他口號喊得如何響亮動聽,其語言如詩如歌,氣壯山河,不管其人外表如何溫文儒雅,慈眉善目,都根本不能與"新政"沾邊。
毛澤東一登龍位就自封"新中國",在天安門煞有介事的大叫"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時傾倒億萬"粉絲",然而事實證明,其"政"不但無"新"可言,更全是在開民主憲政的倒車,人民的政治權利與民主權利,諸如新聞、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自由,甚至連居住、遷徙的自由都遠不如國民黨執政時期。所謂的"新中國"是比國民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都更陳舊,更落後的政權。因此可以說,在1949年後的60年間,在胡、趙之前的三十年中,根本沒有什麼"新政",更不是什麼"新中國"。也不是某些幫閑文人所謂的,"解放後到反右運動前,是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時期",只是反右運動才把"毛澤東由人民的領袖變成了反人民的暴君"。這些擅長小罵大捧的幫閑文人,憑空地構建出了一條所謂的"分水嶺",以此企圖證明1957年之前的所謂"新中國"的"新政"。這些人閉眼不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鎮反"運動的如殺牲畜般地按事先制定的"百分比例"來濫殺無辜;閉眼不看比法西斯都還更殘暴的"土改"運動的腥風血雨;閉眼不看如明火執仗般的從農民口中奪走糧食的"統購統銷";閉眼不看如打家劫舍一般"文明"的、從私營工商業手中奪走人家合法的財產......如果這一切也叫"新政",其最高統治者毛澤東也堪稱"人民領袖",那麼汪精衛先生和溥儀"皇上"不也可以貼上"新"字的標籤,也可叫"人民領袖"嗎?
至於胡、趙之後,我們也看不到一點"新政"的影子。從政治上講,仍然完全堅持毛年代的一黨專政,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甚至黨管一切。當年已被胡、趙提上議事日程的政治體制改革,卻被偷梁換柱地變成了撤消這個部,合併那個部,精簡某些機構一類的戲法。或者雷聲大、雨點小的把"關注民生"叫得震天響,順勢一下便將政治體制改革打入冷宮,束之高閣。因而"黨天下"的政治體制不但紋絲不動,而且還聲稱"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至於民主選舉,到如今也最多只能選個村官,還得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進行。有的人(例如山東大學的孫文廣教授)僅僅試圖去參加競選一個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的基層人民代表,也被視為是"搞亂"甚而是"敵對"的行為而橫遭打壓。至於那個什麼全國的"人大代表",普通民眾根本不知他們是哪路神仙,如何從天而降去了北京,未經過廣大普通民眾任何形式授權,甚至連招呼也沒有和我們打過一個,就擅自代表我們民眾去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去了。這樣的政治體制,和當今世界的民主憲政相距何止十萬八千里?這樣的政治體制不但一成不變,甚至連改一下的意圖都沒有,甚至提都不再提"政治體制改革"這句話了。反而牛氣哄哄的大叫什麼"堅持不動搖","決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民主",實則是要與毛年代一脈相承,"照抄照搬"毛澤東的"集中指導下的民主",說穿了就是一切由"黨主"。這樣的政權說它是"新政",恐怕只能是調侃甚至諷刺吧!
如果再看看今日中國的社會,經濟雖有一定的發展,而接著帶來的卻是環境的污染惡化,資源的透支與破壞,不但早把子孫後代的"飯",都"預支"來"吃"了,而且貧富極度不均,已呈現危險的兩極分化狀態。不到百分之五的人,佔有全國百分七十五的資財,社會矛盾已激化到臨界狀態。貪腐成風,賄賂公行,知識階層中一大批人的犬儒化,優伶化,甚至人格娼妓化,更使社會道德呈現一派"禮崩樂壞"的景象,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記得1980年元旦前夜,當時人民日報發表元旦社論題為《迎接大有作為的八十年代》。斯時也,我出差正在列車上,當從廣播中聽到這篇社論時,對當時的胡趙新政,對中國的前景確實是充滿了希望。誰知將近三十年過去後,除了那帶血、帶污染的GDP有較大的增長,產生了一批無德、冷血"窮"得除了腰纏有萬貫昧心錢就一無所有的富人階層外,中國實在是乏善可陳。胡趙新政下八十年代的思想活躍,熱情激盪,學術爭鋒,競相為民眾啟蒙的大好局面,變成了現在的物慾橫流,世風日下,人心渙散,萬馬齊喑,勝似墳墓一般的超級"穩定"與"安定"。若長此以往,中國還會有明天嗎?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沉沉長夜的六十年中,能出現胡、趙新政的這一亮點,說明中國人民是決不會甘心為奴的。即使在統治集團的上層人物中,也不是鐵板一塊。中國正在孕育著、也必將產生自已的瓦文薩、哈維爾和葉利欽,這也是不會以少數既得利益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試看今日世界,民主潮流正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是任何"中國國情"也束縛不住,任何"中國特色"也阻當不了的歷史車輪前進的軌跡!
2009年4月25日首發《縱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