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觀音院(網路圖片)
唐朝大中年間(847-859年),日本僧人慧鍔在五臺山請得一尊觀音像回國。在歸國途中,船隻突遇風浪,並出現鐵蓮花阻止前行。慧鍔在向上天祈禱後,明曉觀音像不肯離開中國,遂在海中的島嶼普陀山白華頂南、嶺鷲峰下建院,供奉觀音像,時人稱之為"不肯去觀音院"。
五代十國時的梁貞明年間(915-920年),"不肯去觀音院"擴建為寺。宋時先後更名為"五臺圓光寺"、"寶陀觀音寺",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和明孝宗嘉慶年間(1522-1566年),寺院兩度被毀。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寶陀觀音寺被重新修葺和擴建,皇帝親賜"護國永壽普陀禪寺"的匾額。寺院規模在中國東南一帶居於首位。
清康熙八年(1669年),寺院再次毀於荷蘭殖民者之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修繕,並賜額"普濟群靈",自此開始稱為"普濟禪寺"。相信佛法的雍正皇帝在其當政的第九年,下令擴建了殿堂及用房。寺院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現存的普濟寺佔地三萬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樓、七堂、七軒計231間,建築面積為11400平方米。
在普濟寺前有一個建於明朝、面積約為15畝的蓮花池,名為"海印池"或"放生池"。池上建有三座橋,中間的一座橋北接普濟寺正門,南接御碑亭。御碑亭中有雍正皇帝書寫的御碑一方,記載了普陀山的歷史。海印池旁還立有元朝時修建的"多寶塔",高32米,共六層。上面三層塔身,每面都刻有一尊呈跏趺坐式的佛像,十分生動。
普濟寺山門也很有特點。它是一個石牌坊,四柱三門,高約20米。坊內北側樹著一個石牌,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以表達對觀音菩薩的尊敬。山門東側是鐘樓,西側有鼓樓。每天清晨撞鐘,傍晚擊鼓,即"晨鐘暮鼓"。
進入山門,首先來到的是天王殿。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殿中供奉的是光首、笑臉、袒胸、盤膝、一手拿一支布袋的彌勒佛。天王殿後是八株茂盛的香樟樹。
普濟寺的主殿是大圓通殿,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圓通"是觀音菩薩的別號。殿面寬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頂,九踩斗拱,十分雄偉莊嚴。大殿正中端坐著高達8.8米的觀音菩薩像,她通體呈金黃色,臉上透露出的是慈祥、安寧的笑容。在其像兩側,分別站立著善財和龍女;東西兩壁則矗立著16尊不同服飾、不同形態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即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時的現身說法形象。這種雕塑方法是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
普濟寺後灣還有真歇庵遺址,是開山祖師真歇和尚修行之處。此外,普濟寺後的"慈雲石"狀如寶鳥,也是世間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