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趣讀:當今海外有多少國名拜中國所賜(圖)

作者:李奉先 發表:2009-05-21 21: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史上雲輕淡,當年威四方。君不見海外草木成觀景,車道煙塵各為家。然而歷史就是歷史,不是以個人的意志有所改變。當我們翻開歷史畫冊,發現海外有些國家之名曾經「拜中國所賜」時,心裏不免有幾分落寞,幾分蒼涼……

一 越南

嚴格地說,論血緣關係,越南人與中華民族的血緣關係最為接近。尤其是在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馭宇內」時,越南的大部分國土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越族亦成為中華民族最早的成員之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正式在該地區設置了南海、桂林、像郡。前111年,漢武帝再次依照秦王朝舊例,明確納越南為中國地方郡縣。中國官方賜其「安南」 之名,始見於唐調露元年(679年)所置之安南都護府(治所在今河內)。即使在公元968年的中國五代十國時期,越南亦是中國的地方行政區。越南其實是明 朝時才處於半獨立狀態,直到晚清乃至二戰後期,在西方列強干預下才完全脫離中國版圖。

越南現國名始見於嘉慶八年(1803年)。《嘉慶 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云:「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 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 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中國相關正史《清史稿》等亦有類似之記載,此之謂「越南」國名由來。

二 朝鮮

朝鮮與中國歷史淵源悠久,乃至「朝鮮」國名三度均為中國人命之。

首次被正式命名,發生在朝鮮半島歷史上建立第一個政權「箕子朝鮮」時期。當時,西周姬發滅商後,商貴族箕子率五千移民在朝鮮建立「箕子朝鮮」政權。「朝 鮮」之名源自中國《詩經》「朝陽鮮明」之意,箕子王族認為朝鮮半島比中原偏東,能早看到太陽,於是視「朝」為「鮮」,遂有地名。

第二次則是「衛滿朝鮮」時期。不久,「衛滿朝鮮」為漢武帝正式納為中國樂浪郡。三國時期,公孫淵在樂浪南部建立的帶方郡,宣誓對曹魏政權效忠。此後,在半島西南出現百濟政權,半島北方與東北出現高勾麗勢力,新羅崛起後與唐朝再度建立親密互動關係。

第三次被命名「朝鮮」拜明太祖朱元璋詔令。大將李成桂在親華的官吏和百姓的擁護下,推翻了高麗政權。新政權請明朝皇帝起名字,洪武皇帝朱元璋親自起名為 「朝鮮」。史上稱其為「李氏朝鮮」。滿清逐鹿中原時,「李氏朝鮮」王室一度發誓「反清復明」,並堅持用大明「崇禎」年號,但最終歸於失敗。

三 日本

春秋時期,中國人在史書上以「扶桑」稱呼日本;戰國時代,則稱日本為「倭」,這大概是古中國對日本最早的兩種稱呼了。至於「東夷」、「海東」、「東瀛」、「蓬萊」、「瀛洲」等稱呼則散見於秦王朝典籍之中。

日本人對中原文化頂禮膜拜,表示臣服。漢光武帝劉秀賜給當時日本國王的一枚金印「漢倭奴國王印,便是明證。

由於古中國人對自然知識探索有限,遂認為日本為「太陽升起來的地方」,而日本聖德太子受之啟發,於608年致隋煬帝「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國書,表達不甘屈尊、對等交往的強烈願望。隋煬帝覽之不悅,斥之無禮。

直到唐高宗時期,武後(即武則天)根據《山海經》的考據「東海之外,蓬萊閣,扶桑木,木生十日」,「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舊唐書·東夷 傳》)。而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亦記載:「武後曰日本」,「日本」國名遂定。日本歷經大化革新後,深受中國教誨,於是沿襲武則天說法,繼續使用「日本」國 名,至今乃是。

四 韓國

朝鮮半島一度出現「三韓爭雄」時代。《後漢書》卷七十五曰:「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其中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

於是,在中國大陸,明朝早期民間常有「韓人」、「韓民」稱謂。不過,由官方正式稱「韓人「則出現於晚清時代。《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明確以韓人」正式稱 之,19世紀90年代光緒帝更是在對日宣戰詔書中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詞。慈禧「懿旨」中則云「 著李鴻章接洽韓國軍務事」,「韓國」一詞於官方始得浮出水面。1897年10月,漢化思想活躍的李熙登基稱帝,則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簡稱「大韓」或「韓 國」。

據悉,韓國目前為了擺脫漢化影響,欲再度改換國號,正如當年韓國更改「漢城」為「首爾」那般……

五 緬甸

緬甸歷史儘管可以縱橫五千年,但「緬甸」的國名稱謂則來自中國元世祖忽必烈。

緬甸最早是由驃人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以控制該國的,亦進而掌控中印之間的通商之路。但到了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此後緬甸政權接受兩宋的漢化思想,其親華色彩日益突出。

1278年,緬甸表示接受蒙古統治。1279年,忽必烈入主中原,正式納緬甸為中國元朝「緬甸行省」,「緬甸」作為地方官方稱謂始得出爐。明朝初期,緬甸由地方行省升格為中國藩屬國,命之曰「緬甸王國」。

六 不丹

不丹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則始於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其實不丹人被松讚干布征服前,其女王蘇毗已經向中國文化表示臣服或朝貢,《隋書·西域傳》中記載:「其國代以女為王,王姓蘇毗,字末歇」,「(隋)凡號令,(蘇毗)女官自內傳,男官受而行」。

到了元朝時期,不丹被明確納為藩屬國。明朝初期,帕竹萬戶侯為了取得明朝皇帝的信任,帕竹王逐漸成為了統領其他藩王的藩王。帕竹人信仰的噶舉教派也就成 了強勢教派。由於這一教派擁有四腳神龍,且主張親華,因而,造成不丹人非常喜歡中國的龍,不丹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龍國」。後來,竺巴派領袖是阿旺?納姆伽 爾奉行四腳神龍為雷神,以不丹民族為名,請求中國予以「不丹王國」冊封,得到許可。

如今,不丹人對中國文化仍有特殊的情感,奉行親華政策。其國旗明確規定必須有龍的圖案,且國旗上的龍嚴格符合中國藩屬的規格,採用的是四爪金龍,斯為藩王級別之標誌。因為五爪金龍只有中國皇帝方可用之。

臨筆至此,筆者無限感傷。回眸國史,尤其是中國鼎盛時期的那段段輝煌的歷史,撫今追昔,怎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来源:鳳凰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