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錢要麼流入了上海股市這個賭場,要麼用於維持破產營建商的性命。這無助於帶動世界走出低迷。
惠譽(Fitch Ratings)早就警告中國放款人是在惡水中跋涉,但它最新的報告甚至更為嚴峻。
報告指出,世界上很多地區都陷入危機,中國似乎是金融系統繼續無故障運作的少數國家之一,但惠譽越來越警覺。刺激(方案)的未來損失可能較預期的大,目前尚不清楚中央或地方政府最終願意或者能夠承受的份額。
請注意"能夠承受"這個詞。惠譽的"宏觀審慎風險"的中國指標可能從一類(安全)條約到三類(冰島等)。我感到吃驚,但北京大學的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當"可以正確計算"的時候,中國的公共債務可能高達GDP的50%到70%。
中國要達成8%增長率的態度如此堅決,對惠譽所說的"貸款大熱潮",它給予銀行一種含蓄的保證。
過半的新貸款是短期的。翻車的風險猛增。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的貨幣刺激其實比美聯儲在雷曼破產後的做法更加極端。
按照泰勒規則,美國政策仍然緊(對美國而言)。中國政策仍然松(對中國而言)。5月的新貸款與上年同期相比翻倍。
中國銀監會上週發出警告,稱當務之急是停止爆炸性增長的貸款。銀行應
該審慎監督信貸審批和分配,並確保貸款流入實體經濟。
不幸的是,"實體經濟"的40%由出口業構成(主要是對美歐的出口)。5月中國的出口下跌26%。
世界貿易也許在快速收縮後趨於穩定,但鑒於美國儲蓄率已經升至15年的高點,在這樣的世界裡,貿易不會很快反彈。
改革者知道必須做些事情來促進消費。中國需要福利改革。但締造一個社會安全網需要時間,大批農民工失業返鄉令北京面臨社會危機。
因此,北京訴諸危險的方法讓過剩的工廠繼續運作:發布"買中國貨"的規定:使用大量的出口津貼,壓下焦炭、鋁礬土、鋅和其他資源的價格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再次抑制人民幣升值。對於一個指望全球貿易過活,而且順差佔GDP近10%的國家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是一個危險的遊戲。
如果世界上最大的順差國由於結構過度扭曲,無法幫助抵消西方債務人勒緊腰包對需求造成的衝擊,我們將陷入長期的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