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7-11 16:32:00作者:林賢齊/文.邱麗玥/攝
中醫有許多指壓穴道止痛的小秘方。邱麗玥攝
針灸和瑜伽分別源於中國與印度的傳統,中醫認為,這兩種古老的療法,是偏頭痛患者對抗頭痛的利器。
中醫透過針灸治療偏頭痛,可追溯至三國時代,華陀為曹操治療"偏頭風"的典故。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偏頭痛就如同下水道的"經絡",有"氣"阻塞了,因此透過針灸疏通穴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中醫師洪偉育說,治療偏頭痛多半針對頭部附近的穴道進行針治,但經絡就像河道,從頭延伸到腳,必須於上、中、下游進行"整治",所以有時候治療偏頭痛,中醫師會從腳部的穴道扎針。
洪偉育舉例,以膽經來說,於頭部的率谷穴,一直延伸至腳指頭的足臨泣穴,治療上中醫師可能會針對這兩個穴道,除非觀察到氣沒有運行,可能會在中游(臀部)的地方再補一針。
夏季快速的冷熱交替、運動完立刻吹風,毛細孔正於"門戶大開"的情形,一旦寒氣入侵體內,會讓血管收縮,導致經絡中的氣血凝滯對抗入侵的寒氣,因此體內陽氣不足,無法上升至頭部,遂引發頭痛。此外,洗完澡沒吹乾頭髮,長期位於冷氣孔下,都可能種下日後偏頭痛的遠因。
除了針灸,根據美國頭痛醫學會的官方醫學期刊《頭痛》指出,研究顯示,在使用同一種藥物的狀況下,兼做瑜伽的一組,更能有效的降低偏頭痛頻率,此外發作持續時間、疼痛程度、疼痛敏感、焦慮與憂鬱程度、藥物使用等,也都有明顯的減輕,可見瑜伽可有效加強吃藥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