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7-19 22:49:17作者:
在傳統商業宣傳手段較為單一的社會,懸幟招幌就成為鄭州許多商家普遍採取的廣告形式,它具有旗幟鮮明、常換常新、造價低廉、製作簡便等特點。它多為彩布縫製,用絲線繡上店名或廣告詞句。由於舊時不識字的人多,用形象圖文的招幌高懸於店外,很遠處一望便知,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從而吸引顧客。
舊鄭州街市上幾種主要的招幌:
醬油:老鄭州有名的「鴻興源」、「有恆」醬菜園等,店門外挂的幌子系扁平葫蘆形方木牌,上寫「醬園」、「醬」字,下附「伏」和「陳」字表示所售商品的質量。
中藥鋪:舊鄭州的東大街、南大街上中藥鋪較集中,常用的招幌是「杏林春色」。據說三國時,有個叫董奉的中醫先生,熱心為人治病,不計分文,只求治癒者在門前為他栽幾棵杏樹,年復一年,杏樹鬱鬱成林。之後,「杏林春色」就成了人們對醫家藥師的美稱。
西藥房:上世紀30年代,鄭州西藥業發展較快,賣西藥的藥房有十多家,到1948年發展到50多家。當時因藥品購自駐京、滬、津的外國洋行,藥物來之不易,藥房門口都挂「大藥房」或「西藥」字牌。
當鋪:早年鄭州的當鋪,櫃臺都很高,典當人站在下面而看不到櫃台上邊,門柵上挂有方形黑色大漆木牌,書有白色或刻金色「噹」字。
鞋、帽店:過去鄭州鬧市開設的鞋、帽店,門前挂有方木牌,上方畫有帽、靴或平底鞋圖形,或用木板製成帽、靴、鞋之實物形狀擺在門前。
錢莊:過去鄭州東大街、南大街最早的幾家錢莊門前,挂有用木製仿金屬摞摞銅錢(類似錢串)的模型,中間飾一大銅錢,上有「流通元寶」等字樣。
酒店:過去鄭州市場上賣酒的大小店舖很多,店前一般都懸一酒壺,系一紅布穗;酒攤多用布幌酒旗懸掛攤前。
飯館:鄭州交通便利,是各省商旅薈萃之地,各種風味飯館較多,南方飯館門前懸掛有「閩菜」、「江浙菜餚」,本地飯館門前懸有「豫菜名店」等懸幟招幌。
理髮:舊時的剃頭挑子上挂有磨刀布,傳說這是皇帝下的聖旨,用刀剃髮比用剪子剪髮整齊好看,從此演變而成。
打磨坊:早年的鄭州,作為生活用具的石磨有廣泛的銷路,像磨房、碾房、豆腐坊、酒醋坊都得用石磨,而在迎河街、順河街(現解放路)兩側有不少石匠設店打制石磨出售。門前都掛著一個牌子,上書「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