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世紀,在中國一共發生過7次日全食。
1907年1月14日的日全食時值清末,雖然河西走廊、內蒙、黑龍江均可見食,最長食延時間2分多鐘,但官方未見記載。在上海只能見到日偏食,法國傳教士在佘山天文臺拍攝了中國的第一套日食照片。
1936年6月19日,在中蘇邊境以及日本北部發生日全食,最長食延也是2分多鐘。中國天文學會組派兩支隊伍出國觀測。一支赴日本北海道,成功拍攝到了日冕照片和關鍵時段的日食影片。另一支赴蘇聯伯力,雖說陰天致使計畫失敗,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1941年9月21日的全食帶從新疆入境,途經青、甘、陝、鄂、贛、閩、浙等省,最長食延3分多鐘,觀測條件較好。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組織兩個觀測隊。西北隊前往甘肅臨洮,攝製了日食進程的電影;東南隊前往福建崇安,測到了全食時的地磁變化數據。
1943年2月5日,在黑龍江東部有一次最長食延1分40秒的全食,但當時不可能前往觀測。
1968年9月22日傍晚,新疆西部發生日全食,最長食延僅20多秒鐘。中國天文學家首次嘗試在飛行高度超過11000米的飛機上進行日食觀測。
1980年2月16日傍晚6點左右,雲、貴地區發生日全食,最長食延接近2分鐘,太陽地平高度等觀測條件也比1968年好得多。中國科學院組織各路隊伍,進行太陽的光學和射電觀測,地球電離層、地磁和引力場測量,以及研究日全食期間的天氣變化。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在現場拍攝了日食觀測活動全過程的記錄片。
1997年3月9日日食的全食帶,從新疆北端掃過蒙古,經過黑龍江的極北部,終結於北冰洋。漠河縣是全食帶上中國境內惟一的城市,當時太陽高度也適中,故成為最佳觀測地點,最長食延約2分半鐘。日食時適逢世人關注的海爾-波普彗星也高懸天際。包括來自臺灣和港澳地區的3000多名中外專家和愛好者聚集在中國北部邊陲的這個小城,觀測場面相當壯觀。這次日全食研究的科學成果,後來彙編成了《日全食與近地環境》一書。
2008年8月1日,在新疆、甘肅地區迎來了21世紀中國可見的首次日全食。人們對此記憶猶新,此處不再贅述。而在今年過後,中國境內下一次經過多個大中城市的日全食就要等到2035年9月2日了,屆時全食帶沿嘉峪關、包頭、大同、北京、秦皇島一線往東入海,但食延大多不足2分鐘。然後就是2060年4月30日,日全食經過新疆的阿克蘇、青海的西寧,到蘭州結束。
由此足見,今年7月22日日全食的觀測條件何其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