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象牙笏(網路圖片)
在古裝宮廷戲中,我們往往看到文武大臣朝見天子時,各分站在金鑾殿的兩旁,每個大臣手中都拿著一塊狹長的板子,叫作笏。那麼,為什麼古代大臣朝見天子要手執笏板呢?
笏,即笏板,又稱為手板、手版,是古代大臣上朝面見天子時所執的狹長形板子,如《廣韻》上記載︰"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及《韻會》通作曶,在《史記·夏本紀注》鄭康成曰:"曶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
此外,文武大官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質也不同。按品第高低,可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故有玉笏、像笏等。如《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像,大夫以魚須文竹,士以竹本像可也。"鄭玄注︰"球,美玉也。"笏板的長度也有規定,如《禮記·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
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見天子時,用來記錄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來書寫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內容,為備忘提示用。如《釋名》︰"笏,忽也,備忽忘也。"及《禮記·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據說,笏板還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面見天子眼睛要望著笏板,表示對天子的敬意。
根據《禮記》中已有的記載,笏板應該早在商周時期就已使用。各朝代對笏的使用都有不同的規定,明朝以前一至五品的高官都執像笏。像笏就是象牙製成的手板,又稱像簡。明朝時規定四品官以上執像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如《正字通》上載︰"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到了清朝,因習俗及禮節不同,笏板就廢棄不再使用了。
古代君臣朝見時都執笏板,用來記事備忘,不用時就插在腰帶上,這個動作稱為"搢笏"。如《穀梁傳·僖公三年》︰"陽谷之會, 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範寧·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又《新唐書·卷一二六·張九齡傳》︰"故事:公卿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
另據《舊唐書·張九齡傳》記載︰"故事︰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 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是說按唐朝規定,官員都是把笏板插在腰帶上,然後騎馬上朝。但大文學家張九齡為相時,因年老體衰,笏板插在腰帶後再上馬跨騎很困難,於是找人縫製一個放笏的袋子,稱為"笏囊",讓隨從拿著,跟他上朝。
笏板在中國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徵。如《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像笏者百餘人。"是說,一家有百餘人位居高位。另明朝歸有光《項脊軒志》︰"頃之,持一像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歸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像笏勉勵他勤奮讀書,希望歸有光將來也能執笏在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