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僑報》星期三報導,在上海晉江、臺山、青田等地,因父母出國而留在上海的 "留守兒童"問題非常突出。據教育部門統計,青田的在校中小學生有五萬多人,其中父母雙親或單親在國外的學生就有將近兩萬人;幼兒園在園兒童一萬多人,其中有四千多的父母雙親或單親在國外。
青田二中曾就華僑子女的隔代教育進行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這些留守孩子由於缺乏父母雙親的關愛,有41%的孩子感到孤單,25%左右的學生缺乏遠大理想,18.3%學生喜歡我行我素,還有10%的學生厭學自卑。這些孩子一般由(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撫養。他們的監護人大部分年邁體弱,而且有的是從農村進城照顧孩子的。他們往往過於寵愛晚輩,既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敢對孩子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以"順心" 代替"愛心",聽之任之。海外中文網際網路雜誌《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對此表示,中國這麼多父母出國謀生是因為國內就業狀況非常嚴峻:"為什麼要出去,要看中國的就業問題。中國能不能給他們找到一個好的就業機會,一般的父母不願意把孩子丟在這裡,這是不符合常理的,走的是無奈的道路。要去找出路完了才能養得起孩子。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前提。在國內就業率非常低,包括上海全國都是這樣,大學生今年的畢業我在網上看的資料是42% 沒有就業,將近一半沒有就業。那麼農民工有上億人沒有就業,現在有很多工廠關門,年輕人和中年人他們要找出路,在國內找不到生活出路的話,大部分就出去了。"
報導說,許多年輕的父母表示,把孩子交給父母撫養和教育是無奈之舉。有些在國外的父母與孩子分離的時間最長的達十多年。大部分留守孩子認為,父母出國對自己的性格、學習、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心裏話不會跟遠方的父母講,自然也不會和(外)祖父母講。很多老師反映,大多數僑界"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平平,作業完成率不足一半,知識掌握程度也很低。其中一大半的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害怕學習,時常逃學曠課。許多"留守兒童"家庭過早地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出國經商上。直接導致華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伍凡先生認為,中國目前社會問題繁多且嚴重,"留守兒童"問題恐怕不會受到重視:"社會問題比這更大、更重。叫人家照顧你小孩,大人都照顧不了怎麼照顧小孩,這不是一點錢能解決成這種狀況。政府認為你們既然父母要走了,你們自己管自己家裡的事情。政府管不了,社會管不了。就變成這種狀況。既然你能出去賺錢,我還沒有錢賺哪,你有錢去賺,你還要讓我幫你照顧你小孩,人家說根本不合理呀。"
《上海僑報》的報導認為,父母把養育的責任推托給他人,這種教養方式可能短期內看不到損害,但會成為影響孩子今後一生的" 病灶",給家庭帶來數倍於養育的麻煩。父母應該想辦法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不要讓孩子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