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的精神病專家史蒂芬·丁維迪(Stephen Dinwiddie)表示,生活在這些城市裡的人基本都不喜歡當地的環境。就拿芝加哥市來說,城市擁擠、空氣質量差、高達11%的失業率,再加上房價不斷下跌,使得這座城市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美生活壓力最大的城市,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居民也長時間的處於憂慮之中。
研究人員為了客觀評選出全美生活壓力最大的城市,首先挑選出了40個國內最大的都市統計區,即美國管理及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在收集、製表並且最終發表聯邦數據時所規定的地區實體。此外,研究人員還參考了由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所提供的2009年6月份失業數據以及社區及經濟研究委員會(Council for Community and Economic Research)所公布的生活花費相關數據。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為研究人員提供了200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這段時期平均房價下降的有關數據。有關人口密度的相關數據是參考2008年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所公布的相關數據。同時,研究人員還計算出了這些城市每年天氣晴朗天數以及多雲天數,這些數據都基於由國家環境衛星、數據與信息服務中心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所提供的2007年相關統計情況,而每年天氣質量好壞的數據則基於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7年相關數據進行統計。
很顯然,每個城市的經濟形勢會是評判該地生活壓力大小的一項重要指標,據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3月份公布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000名受訪者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反映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們的睡眠時間更少。
經濟衰退也使很多美國民眾花費在醫療保健資金減少。非盈利性組織凱澤家族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今年2月份公布了一項電話調查的結果,在接受調查的1200名成年人當中,53%的受訪者表示減少了在醫療保健上的投入,這其中就包括減少看醫生次數、推掉部分牙齒檢查預約等。
另外,房價逐年下跌也增加了許多美國民眾的焦慮感。穆迪經濟網經濟師安德烈斯(Andres Carbacho-Burgos)就表示,在200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期間,洛杉磯市的房價下跌了43%,很多民眾將此視為房地產市場的一次災難。在這段期間,美國國內平均房價也下跌了14.7%。安德烈斯稱:"對洛杉磯市來說,不斷下跌的房價預示著經濟形勢在不斷惡化,也顯示出信貸在緊縮,而且這種狀況持續時間將會非常長。"
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發言人莫絡尼(Walter Molony)表示,更糟的是,經濟形勢的惡化並不僅僅表現在房屋銷售上。2009年第一季度,全美售出的住房中,貧困住房比例達到50%。其中有三分之一為虧損銷售,另三分之二為抵押出售。
儘管目前部分市場已經出現觸底現象,但是不斷下降的房價還是對美國居民產生很大的影響。首先是與房地產相關以及不動產領域的就業情況不那麼理想;其次就是城市地區消費支出出現減少。同時,最新一項數據表明美國7月份消費者支出開始趨於平穩,這表明美國國內經濟不會立即出現反彈。
此外,如果就業機會持續減少,居民消費支出肯定是不會出現增長的。對此,底特律市的居民體會最為深刻。由於汽車工業崩潰,該市失業率達到了17.1%。穆迪經濟網經濟學家柯克蘭(Steve Cochrane)表示,在2009年5月至6月期間,由於通用汽車公司以及其他汽車零件製造商的破產,該市這段時期失業率上漲了14.8%。
也有些城市的居民是從其他方面感到生活的壓力在增加。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Pittsburgh)市每年天氣晴朗數量排在全美倒數第二位。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都在告誡人們,要想減少皮膚癌的生成,必須減少同太陽光接觸的時間。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長時間留在氣溫較低的環境當中,身體內維他命D的含量會保持在低水平。科學家認為,細胞以及體內組織在吸收維他命D之後,能夠提高人體免疫系統。而且低溫環境中的刺激物能夠提高哮喘、胸悶以及咳嗽的發病率。
但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環境中,也時有一些保持穩定狀態的方法。丁維迪表示,要想解決壓力煩惱,首先得發現到底是哪方面為自己帶來了壓力。同時,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把握適當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此外,在大都市有一項優勢就是每個人都能接觸到許多新鮮事物,並且每個人周圍環境變化速度也非常快。另外,在大城市裡找到一項放鬆自我的方法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