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華佗的母親曹氏,是春秋時代曾參的後世宗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由山東逃到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一帶),成年後,由父母作主嫁給了一家姓華的,丈夫叫華文。華文是個攻讀詩書、深知「易」理的人。不上二年生一男孩,夫妻十分歡喜。華文根據《易經•震卦》給孩子取名叫「 」。「震卦」象徵東方、春天,「 」有佈施之意,《易經說卦傳》云:「震,為 ,為長子。」 「 」在震卦中即為東方、春天、長男之意。
兒長到三歲時,華文因病離開了人世。撇下曹氏孤兒寡母。曹氏無奈,以紡花、織布、養蠶度日,過著艱苦的生活。
曹氏賢德,知道講「孟母三遷教子」的故事,家中雖貧,可她決心效法古人要把孩子教育成才。怎麼教育呢!她整天琢磨著。在 兒長到七、八歲時,有個姓宋的老人在村子裡辦個學館,教幾個富家子弟讀書。曹氏就積攢些錢糧給先生,把 兒送進學館讀書。先生看華家孤兒寡母,生活貧困,又叫孩子讀書,負擔真夠重的,就給 兒起個學名叫「華佗」。「佗」乃是負荷之意。
華佗智慧過人,先生教他讀書,他是一聽就會,過目不忘,教多少會多少。書念會就去玩耍,後來玩野了,把書一拿跑了,先生管他,他跟先生講理說:「你叫我唸書,我給你念會了,你還管我幹啥?」先生管不了,就找他母親。曹氏聽說 兒愛玩不愛學,就把 兒叫到跟前說:「 兒,你先跪下!」華佗不知為啥就一蹦一跳地往母親面前一跪。曹氏說:「你可知道為啥叫你唸書呀?」華佗奶聲奶氣地說:「不知道。」
曹氏又問:「咱家沒有田地,天天吃的糧米你知道是從哪來的嗎?」
「母親紡花、織布、養蠶得來的!」華佗天真地回答。
「我要死了,你吃啥?」華佗答不出來。曹氏又問:「你長大了幹啥呀?」華佗更答不出來。曹氏又因勢利導,抓起一把蠶繭問:「這是什麼呀?」華佗說:「這是蠶繭」。曹氏又問:「你會做嗎?」華佗搖頭說:「不會」。
曹氏把華佗拉起來,走到蜜蜂窩前,指著蜜蜂問:「這些蜜蜂在幹啥呀?」
「釀蜜。」華佗忙答。
「你會做嗎?」華佗搖頭說:「不會。」曹氏把華佗扯回到屋裡和顏悅色地說:「乖孩子,你聽我把道理給你說清楚:蠶為了生存會做繭,蜂為了生存會釀蜜。咱們家中貧窮,無田無土既不能為農,又不能務工,指望什麼生存呀!你從小不學點本事,長大了別說讓你養活我,就連你自己也無法過活。你看了蠶會吐絲、蜂會釀蜜,人不學習,就不如物!現在叫你好好上學,是為了將來讓你成為有用之才。現在你不認真讀書,長大了文的不能、武的不會。辜負了我對你的養育之恩,耽誤了你自己的前程,別說咱家中一貧如洗,就是我給你留下萬貫家財,將來也是業盡人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祖留家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本朝孫敬為了求得知識,讀書讀困了把頭髮吊在樑上,戰國時的蘇秦為了學知識,讀書讀困了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
可現在叫你上學唸書,你卻愛玩不愛學,把時間給丟掉了,現在不立志,將來後悔就晚了!」華佗聽到這裡,心中非常難過,忙跪在母親面前說:「母親,我知道了,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玩了,我一定立志讀書!」說罷急忙跑到學屋裡,見了老師撲通跪倒說:「老師,我錯了。母親給我講清了讀書的道理,原來你教我的太少了,給我留下了閑余時間,這些書只會念不懂道理不感興趣,請老師多教我一些,給我講清道?,我一定好好學習。」
先生一聽,非常高興,看到了華佗的進步和變化,就給華佗贈個字(號)叫「元化」。「元」,是開始的意思;「化」是轉化、變化、進化。有希望的意思。從此,就對華佗邊教邊講書中的道理。就這樣教呀、講呀。一直教了六年,華佗的學業已就。史書中說:「華佗精通儒家數經」,就是從這裡來的。後來華佗學醫,成了偉大的醫學家。這就是華佗名 ,字元化的由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