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像
孔子曾經很沉痛地說:【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意思是說:用一個人的言談來判斷他的品德優劣,使我在宰予身上得了教訓。而用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他的才能高下,又使我在子羽身上犯了錯誤。
宰予和子羽都是孔子的學生,宰予能說會道開始孔子很看好他。但是時間一長,宰予身上的缺點都暴露出來了:【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粉刷)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
孔子是個很中庸的人,對宰予的行為也受不了,痛罵他是朽木、糞土。關於「晝寢」這樁公案,通常的解釋是白天睡覺。但是白天睡覺即遭如此痛罵,似與情理不合,於是便有了「先秦人不尚午睡」、「大白天與女人同房」、「晝為畫之訛,即塗畫寢室」 等等解釋。
而種種解釋都難免有想當然之嫌。其實,背景材料模糊不清很難坐實,本是語錄體之通病。重要的是,宰予確實犯了大錯,遭來老師的痛罵應是咎由自取。
但這裡有一點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糞土」之確解為何?竊以為糞土之糞絕非人糞,而是牛馬之糞。以牛馬之糞拌土砌牆,乃是實有之事。如作此解,那麼孔子痛罵的份量也就減輕了不少。
但不管怎麼說,宰予的犯錯使孔子在看人的問題上前進了一大步,從「聽其言信其行」變成了「聽其言觀其行」,而子羽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子羽名叫澹臺滅明,澹臺是姓滅明是名,子羽則是他的字。從現代人的眼光看,他的名字是很古怪的,其實那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姓名,要到秦漢時期才逐漸定型。上古時代的所謂「百姓」,實際上是指貴族,因為那時的老百姓恰恰是沒有姓的。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指名叫「丁」的那個廚師;「輪扁斫輪」中的輪扁,則是指名叫「扁」的那個木匠,如此等等。不明白這一點,有的時候就常常會鬧笑話。比如孟姜女,有一個電視劇把她說成是孟員外的女兒,實在是荒唐至極。因為「孟」只是女性的排行,「姜」才是她的姓。所謂「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女兒。
關於子羽的長相,歷史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史記》說他:【狀貌甚惡】,而《孔子家語》卻說他:【有君子之容】。如果我們用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作為結論,按照邏輯推理:那麼,子羽要麼是貌惡行善,要麼是貌善行惡。
我認為在這樁歷史公案中,《史記》應該是對的。因為史實證明子羽是一位行善之人。連《孔子家語》中也有關於他的善行記錄:【其為人,公正無私以取與去就,以諾為名。】所以說,子羽是一位醜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孔子初見子羽,就因他長得醜而不想收他為徒:【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史記》)看來聖人有時也不能免俗,區別在於聖人能夠自我反省,而俗人只會執迷不悟。面對孔子的輕視,子羽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刺激了他更加努力修行,最後終於成為一位大賢者。
當子羽修成正果離開孔子下江南的時候,追隨他的學生已經多達三百人。史書記載:子羽的行為特點是【公且方】,也就是一切都出於公心。說他沒有公事就絕不登上級之門,不向權貴者套近乎。
方,就是方正、正直。你為人正直坦蕩不諂媚權貴,反而贏得了權貴們的尊重。子羽在諸侯中的名氣也變得越來越大。
後來,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游做了武城縣的縣令,武城是子羽的故鄉。有一次孔子問子游,武城縣有賢者嗎?子游回答說:有啊,澹臺滅明就是。他【行不由徑】,意思是從不走歪門邪道,於是孔子發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嘆。
關於子羽,還有一則神話傳說:
有次子羽乘船渡黃河,身上帶著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行至中途,突然河中竄出兩條蛟龍,氣勢洶洶地夾住了子羽的小船。子羽左手護著寶玉,右手揮劍與蛟龍搏鬥,不久就把蛟龍殺死了。
等到上岸之時,子羽【投璧於河】,大概是要向河伯表示殺龍的歉意和賠償。但是河伯不接受,多次躍出河面把寶玉送還,於是子羽便【毀璧而去】。對於神話我們當然是姑妄聽之,但是其中所表現出來的勇、禮、信,以及那種大名士的氣勢和派頭,可能正是子羽身上所具備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