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土耳其回國的那一天,正值颱風侵襲臺灣,我坐在機場巴士上,看著窗外嘩啦啦不停落下的雨滴,頓時有些恍惚。在土耳其的日子裡,每天迎接的,都是耀眼到讓人睜不開眼睛的藍色天空,沒想到,卻在自已的國家裡,遇上灰扑扑的陰霾天氣和慘烈災情。
由土耳其回國的那一天,正值颱風侵襲臺灣,我坐在機場巴士上,看著窗外嘩啦啦不停落下的雨滴,頓時有些恍惚。在土耳其的日子裡,每天迎接的,都是耀眼到讓人睜不開眼睛的藍色天空,沒想到,卻在自已的國家裡,遇上灰扑扑的陰霾天氣和慘烈災情。
我知道我才剛回來,卻突然間,有些想念土耳其......
坐擁兩大洲風情 伊斯坦堡
土耳其的領土有97%在亞洲、3%在歐洲,我們依序拜訪卡帕多奇亞、巴穆卡麗、艾菲索斯、特洛伊......等,而第一站停留的,就是世界上罕見橫跨歐、亞兩洲的城市-伊斯坦堡(Istanbul)。
伊斯坦堡雖不是首都,卻是土耳其最繁華的都市,想要感受這富庶、豐饒的地區,或許可由搭乘遊船徜徉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來一窺究竟。土耳其北臨黑海(Black Sea)、南倚愛琴海(Aegean Sea),境內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內海-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連接了愛琴海與馬爾馬拉海南方,而北方接續黑海者,即為博斯普魯斯海峽。
伊斯坦堡的碼頭處,常可見到暢遊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遊船服務,來回約1個小時,最奇妙的是,明明行駛於一處海域,但兩岸卻分屬歐、亞兩洲,沿途除可見到清真寺、飯店、酒吧外,還有不少人在這裡游泳、釣魚。導遊說,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房價昂貴,住得起的都是有錢人,有些屋子還設有小型停泊處,一艘艘遊艇就停在自家門口,感覺特別奢侈;搭乘遊船時還可看到駕著遊艇在海域上狂飆的中年人,搞不好就是某某富豪∼
宗教信仰無界線
伊斯坦堡內,關於宗教的兩個著名景點,分別為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 Museum)及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又稱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不過要介紹這兩個地方前,得先從伊斯坦堡的簡短歷史開始說起。
伊斯坦堡昔稱"拜佔庭",或許大家對另一個舊稱"君士坦丁堡"也不陌生,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選擇此地作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將拜佔庭城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思為"君士坦丁的城市",千餘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程就此展開,15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直到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並遷都安卡拉(Ankara),伊斯坦堡(或稱伊斯坦布爾)才於1930年成為這裡的正式名稱。
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伊斯坦堡屬於基督教東正教範疇,並興建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宗教中心,但信奉伊斯蘭教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進駐後,伊斯坦堡成為穆斯林的國度,聖索菲亞大教堂無端多了幾根清真寺的尖塔,也造成如今伊斯坦堡或整個土耳其境內,既有教堂亦有清真寺存在的融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