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
春秋五霸裡,宋襄公是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霸,但是,他也是引起爭議最大的一霸。縱觀宋襄公一生,可以用四個字總結,"志大才疏",如果一定要加一點褒義的評價,那就是"仁義"吧。他登位之初,就曾經死活要把位置讓給哥哥目夷。在上古時代,禪讓是美德,但在春秋時代,這樣的舉措往往被視為"傻里傻氣"。
可能也正因為此,司馬遷老先生才會慷慨地把宋襄公塞進春秋五霸裡吧。
齊桓公死了後,齊國勢力逐漸式微,楚成王成了事實上的春秋霸主。說是"事實",是因為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冊封,跟以前農村青年男女沒有扯結婚證就住在一起一樣,只能是"事實婚姻"。當然,楚成王也很難得到周天子的冊封,為什麼?蠻夷唄。
當時在中原敢於挑戰楚成王的地位,並且形成有力威脅的,就只有宋襄公了。現在,我們把目光轉移到位於河南商丘一帶的宋國。
從地圖上看,宋國位於幾大姬姓諸侯國的包圍之中,難有較大發展空間,也一直活得窩窩囊囊。不過,早些年的宋國也曾經闊過--在西周時候,宋國在朝廷享受賓客的待遇,並且擁有不交稅(不納栗)的特權。這在諸侯國裡,是獨一份的。但後來宋國內亂不已,國力每況愈下,漸漸墮落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連鄭國這樣的小國家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宋襄公登位後,力圖中興霸業,重新獲得"話事權"。
開始頗為順利。公元前643年,齊恆公病死。他5個兒子為了爭奪這一塊肥肉,鬧得不可開交。宋襄公呢,以齊桓公託孤的名義,擁護公子昭回國做老大。宋國太弱,宋襄公就號召諸侯國一起行動;但宋襄公人微言輕,又初登王位,除了衛、曹、邾這三個小國順從之外,沒人鳥他。宋襄公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帶著四國聯軍,護送在宋國流亡的公子昭回國。槍桿子裡果然出政權,齊國都城裡的大臣們一見大兵壓境,立刻就打開城門,擁立公子昭為新領導人。這就是齊孝公。
初戰告捷,宋襄公大為興奮。這時,他就開始憧憬霸主的稱號了。做霸主多拉風,登高一呼,應者雲集,連周天子都要看他的臉色說話。不過這霸主可不是自己關起門來封的,首先得有其他諸侯國承認。鑒於宋國的國情,楚國、齊國、晉國這些大國是不會買賬的。總結了護送齊孝公的成功經驗,宋襄公決定先團結第三世界國家,讓那些小國跟自己結盟,承認自己的帶頭大哥身份,接下來才有與大國討價還價的本錢。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邀請滕、曹、鄒、甑四個小國家的元首聚會,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他們推舉自己做盟主。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滕國國君滕侯居然遲到了;而甑國國君甑侯更離譜,整整遲到了兩天。宋襄公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聽從公子蕩的建議,把滕侯關進黑屋,把甑侯殺了祭河。
滕侯聽到甑侯被殺的消息,趕緊派人賄賂宋襄公的手下,這才倖免於難,保得老命。
應該說,宋襄公的這種做法相當不地道。人家好歹也是一國之主,雖然國家小,但在地位上跟你宋襄公是平起平坐的。你這樣一不對路,就關的關,殺的殺,至少跟你提倡的"仁義"二字相去甚遠吧?所以,當時的諸侯國幾乎都對宋襄公的做法不以為然,並且有了相應的提防。就在這一年,陳、蔡、楚、鄭等大國在齊國結盟,形成第一世界集團;宋襄公只能拉攏一批像衛、邾、曹、滑這樣的小國家,形成第二世界集團。顯然,這樣的結果不能讓志存高遠的宋襄公滿足。
接下來,宋襄公策劃了一個更大的動作:把楚成王與齊孝公請來開會,商量結盟的事情。他敏銳地注意到,南方的楚國正在崛起,填補齊桓公之死留下的勢力範圍。他打算拉攏楚國,藉助楚國的力量逐鹿中原,做到霸主之後,再利用諸侯國的力量壓制楚國。計畫很完美,而且只有一個紕漏:楚國難道就那麼好糊弄,乖乖地聽宋襄公的話?
宋襄公的策劃一出臺,就遭到了相國目夷的反對。
目夷是應該很有遠見的相國,他一眼就看出這策劃裡的漏洞,說:"楚國人貪得無厭,別人避之尤恐不及,您這引狼入室,肯定會給宋國帶來災難。"
宋襄公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楚國人雖然打仗比較凶悍,但到底是南蠻,智商高不到哪裡去,只要自己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必定將他們收拾得服服帖帖。
就這樣,宋襄公力排眾議,派使者帶信給齊孝公和楚成王,請他們來齊國境內的鹿上(今山東巨野縣)參加高峰論壇。在論壇上,宋襄公定下了歃血為盟的次序,宋襄公爵位最高,排第一位,楚成王雖然是王,但他這是自封的,實際上爵位只是子爵,因此排在齊孝公之後。齊孝公因為登位的事情,很感激宋襄公,沒說什麼;楚成王對這種安排雖然不滿,不過在齊國的領土上,他倒也不好翻臉,也就認了。
第二個議程是邀請諸侯國參加盟約大會。宋襄公拿出早已寫好的信件,自己首先簽名,然後拿給楚成王。楚成王一見,上面囉囉嗦嗦一大通,歸根結底一句話:是召集各路諸侯會盟。楚成王笑著說:"既然您已經簽好名,還要我們簽名幹什麼呢?"宋襄公老老實實是地說:"楚國和齊國威望很高,有您二位國君出面,那些諸侯國才會前來。"
楚成王哈哈一笑,簽了。但是齊孝公見宋襄公最後才讓自己簽字,顯然有重楚輕齊之意,託辭不簽--宋襄公就這樣無意識之中失去了一個盟友,可見,《細節決定成敗》一類書辦大事的人一定要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