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遠流長的正統漢文漢語
河圖洛書乃華夏文明之源,夏、商、周、漢、魏、隋、唐等十三個王朝,96位皇帝在河洛地區的洛陽建都,長達1529年之久。"古文篆隷,隨世遞變",至漢始稱漢字,河洛地區的發音稱漢語,用漢字漢語發展出來的醫術叫漢醫,用漢字漢語創作的詩詞歌賦及文書典籍統稱漢文或漢學。御製《康熙字典》序有一段話說: "至漢許氏始有《說文》,然重義而略於音,故世謂漢儒識文字而不識子母,江左之儒識四聲而不識七音。七音之傳,肈自西域,以三十六字為母,從為四聲,橫為七音,而後天下之聲總於是焉"。因此,漢字固然統一,但發音則"嘗考《管子》之書所載,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像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故於五音必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矣。此歷代相傳取音者所以不能較若畫一也"。其原因是由於漢字是像形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古代音韻書如《唐韻》、《廣韻》等書都用反切定音:就是用兩個漢字合起來表示一個漢字的讀音,比如"古,公戶切",取"公"的聲母和"戶"的韻母注"古"讀音,還加註直音:就是用一個漢字標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如"古"音"鼓"。只要幾個基本的聲母或韻母發生變化,就會產生一連串的系統性變化。因此,除河洛地區的漢語是標準古漢音外,其他地區的發音如北京話、廣東話、客家話、四川話、.....等語音從未統一。
二、古漢語的南遷-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的起源
五胡亂華之後,華北經過長期戰亂,原先在河洛地區的士族、知識份子、農工商人等紛紛逃亡到江南地區避亂。有一支經長年逃亡遷徙,輾轉逃到閩南漳泉地區定居。後來又有一部分漳泉地區的人士,遷至臺灣尋找生活的新天地,他們就是臺灣河洛人的祖先。
河洛人所說的話叫河洛話、閩南話、或臺灣話。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的起源地,在黃河、洛水之間,乃漢族的文化語言發源地。在長期輾轉遷徙過程中,受到沿途地區住民(如閩南、臺灣原住民、荷蘭人、日本人等)語音的影響,部分口音難免有所改變:如臺灣鹿港或宜蘭的河洛話腔調,可能就是貧寒的單身漢人娶平埔族女子而造成的。但第一、母語從出生就由母親口授,比較不易受沿途地區住民口音的影響而改變;因此,雖然古時女子很少接受漢學的教育,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的語音,大致仍能保持原來古漢語的原音而不變。第二、漢人的文化與語文本是亞洲強勢語言,又有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漢學堂、私塾、科舉制度的維謢,臺灣的漢文、漢語及私塾歷經清朝、日本等朝代而不衰。臺灣1938年以前生的人(包括客家人),應該都有機會聽到或學到漢文及漢語。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在國軍來臺接管前的短暫空窗期,臺灣小學的國語課立刻改用漢文及漢語教學,沒有漢文及漢語老師短欠的情形,證明漢文及漢語在臺灣被完整保留下來。
由於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可以同時注閩南話、臺灣河洛話,及北京話的漢字發音,在缺乏錄音證據下,如何判定閩南話、臺灣河洛話與古漢語比較接近?第一、歷史文獻記載如本文所述。第二、根據居住美國鹽湖城林安慶教授的研究,北京話受突厥語的影響很大,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很少受到突厥語的影響,證明北京話是原來胡人講的漢語。第三、懂得日語的河洛人都知道:不少河洛話和日語漢字的文讀音比較類似,證明河洛話和日語比北京話更接近唐朝的古漢語發音,因為日本在唐代派了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字漢語,並依此創造日本的語文。第四、唐詩的寫作與朗誦有嚴格的平仄聲韻規律要求,用閩南話、河洛話或古漢語朗誦唐詩朗朗上口,完全合乎唐詩的平仄聲韻規律;用北京話朗誦唐詩,則不合唐詩的平仄聲韻規律。第五、用古漢語讀古今漢文書報文章,不識字或沒有學過古漢文漢語的現代河洛人或閩南人,也可以輕易聽懂絕大部分的內容,證明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與古漢語大致相同。第六、雖然現代臺灣河洛白話有上百個外來語音,但仍保留了幾萬個漢字的古漢語語音,基本上保留了古漢語的原貌;去掉這上百個外來的口音或用辭,河洛話基本上仍可通行無礙;去掉幾百個常用的基本漢字漢音,就無法用河洛話自然交談了;因此,不能因少數幾個外來語而認定河洛話屬海島語系。
三、喧賓奪主的北京話
另方面,五胡亂華之後,華北地區漢族及北方匈奴、鮮卑......等胡族之間經過長期的戰亂和融合,胡人在文化上逐漸漢化,語文上胡人採用漢字為書寫文字,語音也想採用漢族的口音。但是因為:第一、他們的母語不是漢語,深受他們原來口音的影響,有些字的語音難免發生變化。第二、胡人也採用漢族古音韻書的反切法來學漢語,反切法是用另外兩個漢字的發音來注音,只要有少數幾個關鍵漢字的發音不正確,就會使很多字的發音,也發生連串性的系統性變化。時間一久,胡人說的漢言,聽起來就和原來的漢語不同。說標準漢語的漢人因為聽不懂胡人的漢語,就會"糊里糊塗"地誤認為他們在"胡言亂語"或"胡說八道"了。但是,胡人的漢語經過唐宋元明清的慢長歲月,再加上胡人長期在北方執政,這種變異的漢語,慢慢成為北方尤其國都北京城附近地區居民的通行語言(即北京或普通話)。不過,根據我的研究,表面上北京或普通話聽起來好像與閩南話、臺灣河洛話或古漢語大不相同;可是兩者都完全按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的反切法發音,語音變化的規律井然有序,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用兩個漢字的音來確定第三字的發音,同一個漢字配合同一組注音漢字,用古漢語來反切,讀出來的音就是古漢語、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的發音;用北京話來反切,讀出來的音就是北京話或普通話的發音(見本文附表)。證明這兩種語言體系有切不斷的母子或DNA關係。這個語音變化的規律,同樣適用於客家話、廣東話、四川話、甚至是韓國話......的發音。
民國初年在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為統一中國的語音,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就北京話與古漢語進行表決,以一票之差採用通行於國都北京附近的北京語音為國語,並頒布標準的注音符號以取代古音韻書的發音方法。北京話或普通話乃喧賓奪主的取代古漢語成為中國近百年來最通行的官方語言。廣東人誤認為當時在廣州的國民黨是要用廣東話取代北京話,這大概是不瞭解《廣韻》原是唐宋年代編輯的古音韻書,《廣韻》的廣是可以廣泛運用於各地語音的廣而非廣東的廣。
四、破壞臺灣社會合諧的語言論戰 (You may delete Sections 4 & 5)
1947 年臺灣因為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發生了二二八事變,原來只是單純要求改革與自治的事變,被國民黨政權定位為叛亂,加以血腥的屠殺與鎮壓,引發了半世紀以來的台獨運動。後來蔣介石因國共內戰敗退臺灣,為了消滅臺灣意識,"糊里糊塗"地誤將臺灣話定位為地方性方言,並"胡作非為"地實行壓制或消滅臺灣話的政策,限制甚至處罰臺灣人說台語。一方面,一個執意要保存並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及文字(正體字)的蔣介石政權,為了政治目的或根本就不知道臺灣話就是古漢語,卻用北京語來壓制正統的古漢言;不但沒有消滅臺灣話及臺灣意識,反而引發更高漲的臺灣母語及台獨運動,最後並導致2000年的政黨輪替。
另一方面,一部分臺灣人為了台獨的政治目的或根本也不瞭解臺灣話就是古漢語,將保衛臺灣話定位為鄉土母語運動,和國民黨一樣"糊里糊塗"地誤認為臺灣話是有音無字的地方方言或南島語系的語言,而不知道臺灣話的文字就是漢文的正體字,台語就是正統的古漢語;毛澤東動用全中共政權的力量都不能將漢字拉丁法,少數台語專家不知量力,想將臺文羅馬拼音化,肯定是一條"胡思亂想"的死胡同;因此,臺灣的鄉土母語運動一直受到執意抵制,增加推動的難度,至今仍無法順利實施雙(多)語的母語教育。
五、臺灣的雙(多) 語教育政策
閩南語或古漢語曾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漢文化,也是碩果僅存的世界最古老語言之一。無論從保存臺灣母語或正統古漢語遺產觀點,都應受到藍綠兩陣營及臺灣教育當局的重視。如能正本清源,將臺灣的鄉土母語運動重新定位為恢復古漢語(也就是清朝及日治時期在臺灣及中國各地漢學堂或私塾所教的漢文漢語)的教育政策,在臺灣實施北京話及古漢語的雙語教學,則臺灣人的母語(閩南語或河洛語)及正統的正體漢字及漢語得以在臺灣保存。而推行臺灣母語的政策也可望與統獨的政治議題脫鉤,對增進臺灣社會的合諧,都有百益而無一害。
由於閩南語或古漢語與北京話都使用共同的正體漢字,只要在還沒有升學壓力的小學五、六年級或國中一、二年級,進行一年或一學期的閩南語或古漢語發音教學就可。至於教材也不一定要重編,過去臺灣及中國各地漢學堂或私塾都採用三字經及千字文為初級教材,約包括二千五、六百的常用漢字,可考慮採用為教材之一。由於小學五、六年級或國中一、二年級生的識字已不成問題,只要三個月至一年,都能學會標準的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客家話也可以比照辦理。
六、閩南話(臺灣河洛話) 或北京話(普通話)與古漢語反切注音對照表舉例:(You may go to the website to copy the table)
雖然現代臺灣河洛白話有上百個外來語音,但仍保留了幾萬個漢字的古漢語語音,基本上保留了古漢語的原貌。
由本表所列,證明閩南話(臺灣河洛話)與古漢語同音而北京話(普通話)與古漢語不同音;閩南話(臺灣河洛話)與古漢語的同音字,在北京話、客家話、廣東話、四川話、甚至是韓國話...也屬同音字。
(取材自啟業書局印行的《新修康熙字典》,漢字繁多(49,000多個字)不及備載,有興趣的讀者可康熙字典自行查考其他漢字的語音)
漢字
古漢語反切注音
同音漢字
古漢語與閩南語同音與北京話不同音,但語音變化的原則相同,
公
(唐韻) 古紅切
工
雞(公) 或 (工)人
古
(唐韻) 公戶切
鼓
(古)人 或 大(鼓)
紅
(廣韻) 戶公切
洪
(紅)色 或 (洪)秀全
侯
(廣韻) 胡古切
後平聲
諸(侯) 或 (後)來
後
(廣韻) 調古切
吼
(後)來 或 (吼)叫
五
(唐韻) 疑古切
午
(五)代 或 (午)後
疑
(唐韻) 語其切
宜
(疑)問 或 (宜)蘭
素
(集韻) 蘇故切
訴
(素)食 或 (訴)訟
姑
(廣韻) 古胡切
孤
(姑)嫂 或 (孤)獨
故
(廣韻) 古暮切
顧
(故)鄉 或 照(顧)
功
(唐韻) 古紅切
公
武(功) 或 雞(公)
暮
(廣韻) 莫故切
慕
(暮)色 或 敬(慕)
吾
(唐韻) 五乎切
梧
(吾)人 或 (梧)桐樹
蘇
(唐韻) 素姑切
酥
(蘇)州 或 (酥)餅
復
(唐韻) 房六切
伏
(復)興 或 降(伏)
思
(唐韻) 息玆切
司
(思)念 或 (司)令臺
怨
(唐韻) 於願切
苑
(怨)恨 或 (宛)裡
徨
(廣韻) 胡光切
皇
(徨)恐 或 (皇)帝
怪
(唐韻) 古壞切
乖去聲
(怪)人 或 (乖)巧
姦
(唐韻) 古顏切
姦
通(姦) 或 (姦)詐
劍
(唐韻) 居欠切
檢去聲
(劍)道 或 (檢)察官
劉
(唐韻) 力求切
留
(劉)邦 或 (留)名
性
(唐韻) 息正切
姓
男(性) 或 (姓)名
甘
(唐韻) 古三切
感平聲
(甘)苦 或 (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