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國工業產能過剩日益嚴重

發表:2009-12-13 23: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務院近日發出指令,要求嚴格控制新工廠建設和工業項目用地。實際上,中國政府今年已多次發布過類似規定,都是為了遏制嚴重過剩的生產能力。本期《經濟週刊》發表文章,觀察了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

"過去兩年,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量急劇上升。中國歐洲商會和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不久前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說,兩年前滿負荷運轉的中國煉鋼廠佔85%,今年僅佔72%。現有的化工生產能力中,今年只用了80%,而兩年前為92%。更為嚴重的是制鋁工業,兩年內產能過剩從9%上升到33%。光電設備的聚硅材料和風能設備的生產廠家也在與生產負荷量日益減小而鬥爭。"

《經濟週刊》認為,全球金融經濟危機是中國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去年歐美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明顯下降,而中國國內消費並不能彌補出口的減少。但是,"日益增大的產能過剩也有結構上的原因":

"例如,對水、電和煤氣的價格補貼誘使企業和政府部門不斷進行新投資。此外,省市縣三級政府鼓勵經濟界實施一些沒有必要的新項目,以低廉的土地價格贊助這些項目。因為許多長期財政拮据的地方政府依賴企業的稅收為生。

「中國5860億美元激活經濟的計畫和急劇上升的貸款發放額度進一步加速了產能過剩,巨額資金仍在流向新工廠的建設。瑞士銀聯的中國首席經濟師王濤在北京警告說,'中國啟動經濟的措施和快速增長的貸款發放量具有副作用,對未來構成了風險'。"

實際上,許多行業產能過剩、不能滿負荷運轉現在就已經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後果,《經濟週刊》最後寫道:

"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利潤就會下降。造成的後果是許多企業試圖迴避環境法和社會保障法的規定,因為執行這些規定花費巨大。同時,企業缺乏進行系統科研和開發的資金,這將嚴重影響中國把國民經濟改造為知識型和創新型經濟的計畫。中國的銀行也憂心忡忡。由於利潤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無錢償還貸款,銀行的爛帳數額將上升。

「產能過剩也可能給國際貿易帶來後果,這是因為中國企業將繼續試圖向國外出口中國國內不需要的產品,必要時甚至低於成本價格,這將導致新一波保護主義的產生。

「專家們對中國政府的新規定能否解決這一問題表示懷疑。國際赫式工程諮詢公司的鋼鐵專家們知道,評定地方官員仍以地區工業產量的高低為標準,所以這些官員反對改革。為了持續遏制產能過剩,中國必須改變整個發展模式,不以投資和出口帶動增長,應更多促進以內需為基礎的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