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裡,兩小無嫌猜。
(摘自李白詩作長干行)
李白筆下的青梅竹馬發生在哪裡?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詩中說了"同居長干裡"。
長干裡在哪兒?建康,即現在的南京。進一步問在南京的何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唐代許嵩所著《建康實錄》是最早記載南京的私家專著,以實錄和記傳二種體例,記錄了建康地區的城市風貌和六朝時期的一些事跡。
許嵩生活在唐玄宗、肅宗時期,是和李白、杜甫同時的人物,不僅在建康一帶長期居住過,並且還對當時的六朝遺蹟做過詳細的實地考察。
《建康實錄》中記載:古代南京人,稱山隴之間曰"干",建鄴南五里有山崗,其間平地,庶民雜居。有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並是地裡名。金陵南郭群山環之,而雨花峰為最大,其脊曰石子岡,吉古之大長干也。
在今雨花臺梅崗"江南第二泉"一帶,至今尚有古高座寺遺蹟可尋。高座寺是南朝梁代天監年間(五○二~五一九)志公說法天雨花的地方,雨花臺因此得名,所以雨花臺就是《建康實錄》中講的雨花峰之脊石子岡。
由此大長干應該在如今雨花臺之北,雨花路之東,秦淮河之南,以大報恩寺遺址為中心的南北較長的長方形平地。東長干在其東北面的秦淮河南岸,估計在當時的朱雀橋、烏衣巷附近,即劉禹錫《烏衣巷》詩中描述的:"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小長干就是人們經常提到,並為唐代大詩人多次歌詠的"長干裡",主要是指吳大帝孫權建立建業大市時的小長干裡,在今天東至中華門,西至當時長江(盛唐時大致在中山南路,六朝時可能更靠東面),北至秦淮河,南面不會越過今天的西干長巷這樣一個東西較長的區域。為恢復長干裡歷史風貌,最近在此處新建了一個古長干裡公園。
盛唐時這一段長江江流從南向北,沿今中華門西側的中山南路,向北偏西從鬼臉城、石頭城腳繞過,曲折而下。"其後洲渚漸生,江去長干遠。"可見六朝時長江還要偏東一些。鳳凰臺故址當在東側江邊,秦淮河入長江就在此處,也就是長干裡。白鷺洲應是當時正在長江江心的沙洲,並非如今的白鷺洲公園所在地,而明朱元璋筑南京城時長江早已西移。瞭解長江江流的變化,就容易理解崔顥《長干曲》、李白《長干行》詩中的情景。
"裡"在當時應該是一個住宅或商業街坊,不應該只是一條巷子。北魏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詳細描寫了洛陽城,許多街坊都是以某某裡命名的。這對唐代長安有很大影響,只不過多數把"裡"改叫"坊",也仍有叫"裡"的,如平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