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老虎最初什麼能耐也沒有,是跟著貓學本事的,這大概就是貓成了"虎舅"的原因吧!貓教老虎扑、跳、躥、抓等各種捕食的動作。後來老虎忘恩負義,想將貓捕捉來吃。貓早有準備,敏捷地爬上樹梢,讓老虎奈何不了。原來貓在和老虎相處的過程中,已經看出老虎的凶狠本性,所以在傳授技藝時留了一手,沒有教會老虎上樹的本領,這下真的救了貓的命;而老虎雖然在山林中威風八面,卻唯獨不會上樹。
宋代陸游曾寫過一首詩《嘲畜貓》,詩中對貓的靈巧狡黠有維妙維肖的描繪。就在給這首詩加的註解中,他提到了上述老虎學藝的傳說:"俗言貓為虎舅,教虎百為,惟不教上樹。"在另外一首寫貓的詩中,陸游也特別提到了貓和老虎的這一點區別,稱貓"似虎能緣木",意思是說貓各方面都像老虎,但比老虎多一樣能緣木(爬樹)的本領。
虎口拔刺
中國有句成語"虎口拔牙 ",意思就是膽子大,或者做十分危險的事。老虎乃猛獸,一般人都怕它,俗話說"老虎屁股摸不得",更不用說去碰老虎嘴了。不過"虎口拔牙"只是一種比喻,沒聽說真有此事,虎口拔刺的傳聞倒是有的。
清代著名醫藥學家趙學敏在其所撰寫的《串雅》一書中說,宋代"走醫"(遊走四方的郎中)李次口,一次在深山中遇到一隻老虎,口中有刺紮著,求他幫忙拔除。李次口將手中的一個鐵器置於虎口,然後為老虎拔出了刺。後來李的醫術流傳開來,名聞江湖,而他手裡那把為虎拔刺時使用的鐵器也隨之出了名,被稱為"虎刺"。
這東西"形如環盂,虛其中,置鐵丸,週轉搖之",實際上是一個手搖鈴,而"祖其術者率持此以為識","虎刺"於是就成了那些遊走四方行醫者的標誌。
拔刺救虎的傳說在民間還有一個故事版本,內容差不多,但人物變成了唐代藥王孫思邈。
傳說孫思邈一次在採藥途中,被一隻張開大口的老虎擋住去路,原以為對方要傷害他,沒想到老虎是因為喉嚨裡扎進了一根很大的動物骨頭,來求藥王救它性命的。孫思邈用一個鐵鐶撐住虎口,然後伸手通過鐵鐶,從老虎口中拔骨刺,老虎痛得合攏嘴巴,正好咬在鐵鐶上,未傷著藥王。孫思邈拔出骨刺後,還替老虎的傷口處抹了藥。老虎獲救後,不住地向藥王點頭道謝。鐵鐶則被做成手搖鈴,稱為"虎撐",上山採藥的人都帶著它,據說老虎見了此物,就不會傷害他們了。
捨身飼虎
老虎凶猛無比,有"獸中之王"的稱號,有時也會傷害人類。中國歷朝歷代因打虎而留名青史的人不少,《水滸》中更是將用拳頭打死老虎的武松,塑造成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打虎之所以被人稱道,皆因為那是除害。然而在佛教經典中,卻有捨身飼虎的故事。
相傳古印度一個國王有三個兒子,一次他們外出遊玩回來,途經一處山林,發現一隻帶著七個虎仔的老虎,因為長時間沒有東西吃而飢餓難耐,甚至有了吃自己幼仔的念頭。三位王子見狀心生憐憫,其中最小的那位王子故意將兩位哥哥支開,然後縱身跳下山崖,正好倒在老虎身邊,渾身淌著血。奄奄一息的老虎舔舐了王子的鮮血後被救活了,隨即帶著虎仔分食了王子的肉體。
"捨身飼虎"的傳說在許多佛教書籍中都有記載,故事大同小異。根據佛經上的說法,"捨身飼虎"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即說的是佛祖前生修行積德的事。有說釋迦牟尼曾經發願,要捨身一千次,到他降生為王子之前,他已經捨身九百九十九次,這次以身飼虎就圓滿了。佛教宣揚慈悲為懷,而對食人的老虎施以救助,彰顯了佛教所言慈悲的寬廣和功德無量。
在敦煌莫高窟,有關"捨身飼虎"的壁畫十分有名,在一些屬於不同年代的洞窟中,都有呈現這一傳說的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