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5日,23名中國非法勞工在英格蘭西北部的莫克姆灣拾貝時被海潮無情地奪去了生命。六年過去了,那些死難者家裡情況如何?還有沒有人冒險偷渡來英國?中英兩國政府和各界又都採取了哪些行動?
有23名中國非法勞工在莫克姆灣慘劇中喪生
六年前在莫克姆灣慘劇的23名遇難者中有22人來自福建。2009年8月,莫克姆灣遇難者基金會的負責人訪問了22個福建家庭中的16個。
這些非法勞工背井離鄉來到英國打工之前都是四處借錢才湊足了偷渡所需的數十萬人民幣。不幸遇難後,他們的家人繼承了這些債務。
據瞭解,六年來,儘管個別家庭省吃儉用還了一半,有的卻連三分之一都還沒有還完。平均下來,每個家庭只還清了債務的三分之一左右。
悲劇
遇難者中有一對來自福建莆田的夫婦許玉華和劉芹英。許玉華生前是一名司機,在遇難一年多之前來到英國,他並不想要妻子劉芹英也來這裡打工,但是劉堅持要來。
莫克姆灣慘劇發生的那天,正是劉芹英加入拾貝工作的第一天,她的屍體一直沒有找到。兩人遇難後,18歲的兒子許斌由許玉華的姐姐許麗英照顧。
面對莫克姆遇難者基金會的負責人,許麗英淚如雨下,因為很多家庭無法負擔老人的醫藥費,更不可能供子女繼續上學。
許麗英認為,英國當局應該對工人的安全負責,就好像礦工在事故中遇難政府會給予賠償—不管多少—但是英國政府卻推卸了全部的責任。
死者家屬許麗英認為當局應該對工人的安全負責
她表示,希望通過新聞媒體,敦促英國政府妥善處理這個事情,讓死去的人們安息,讓他們的孩子有好的環境成長,因為她怕他們以後再走父輩的路。
她經常教導侄兒許斌,要好好學習,用文化才能改變人生。
差距
在那些家庭所在的村落,家裡有人出國打工多年的家庭,一般都有錢蓋大房子;而那些偷渡失敗,或者在類似莫克姆灣慘劇中遇難的人則是家徒四壁。
有的家庭破爛的農舍隔壁就是一個‘成功’家庭的歐式高樓,形成鮮明的對比。那麼,是什麼促使這麼多人想要鋌而走險,去國外打工?似乎攀比心理有之,貧困的原因有之。
在福建的一些地方,人們把在先輩留下的同一塊土地上蓋高樓看作成功的象徵、光宗耀祖—即使只有父母住在哪裡,甚至沒有人居住。
其實,一些福建南部沿海地區,比如泉州這樣的城市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集散地之一:貿易發達,經濟充滿生氣。人們在遇難者家鄉看到的情況跟泉州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據瞭解,偷渡者大多是農民或者漁民,沒有機會受到很好的教育,除了去工廠打工就是自己做些小生意,發展空間非常的小。
因此,很多人認為,如果不出國打工就沒有任何機會改善自己的生活。
籌款
2009年2月,莫克姆灣遇難者基金會組織的籌款活動收到來自英國各界的捐款共62,000英鎊。
在這次活動之前,22個福建籍遇難者家庭的36個孩子中,有10多人因為債臺高筑不得不輟學出外打工補貼家用。
去年籌得的善款,使得多數家庭的孩子能夠繼續讀完高中、中專或者技校的課程。儘管如此,有的孩子仍然自願出去打工,以爭取早日還清欠債。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不要說升學,沈重的債務壓得他們根本看不到未來。
有的死者家屬悲痛到想要自殺的地步
然而,這些負債家庭再次遭到沈重的打擊。去年秋天,英國犯罪傷害賠償局拒絕了莫克姆灣死難者家屬們的上訴,即拒絕對他們做出任何賠償。
慘劇之後,英國政府針對非法勞工問題採取了什麼行動?
行動
莫克姆灣慘劇發生之後,英國政府收緊了對非法移民的政策,頒布了工頭執照法,加強控制的同時也使很多人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
而工頭執照法也是英國當局所採取的唯一正式行動。
六年後的今天,華工已經在莫克姆灣拾貝者的行列中基本絕跡。
近兩年,全球金融危機,經濟下滑、英鎊貶值,政府又不斷收緊移民政策,警方針對中餐館的突襲行動層出不窮,使得無證勞工找工作難上加難,而這些人中有工作的也是處在更危險的環境中。
經濟不景氣,公眾也越來越質疑合法/非法移民在英國的地位。
雖然除工頭執照法之外,英國政府沒有進一步正式立法,但是鑒於上述種種原因,最近有越來越多華裔非法勞工自願被遣返回國。
重演?
據信,以往那種坐集裝箱長途跋涉數月橫跨幾大洲抵達英國的艱苦偷渡方式已經不是普遍現象。
人們更多地是以假的學生身份入境,或者持假簽證/護照登機,到英國機場之後謊稱自己是未成年人,被送往兒童之家之後很容易逃脫去打工。
用各種方式偷渡到英國的中國人跟前些年的高峰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非法勞工在街頭兜售盜版DVD碟片,在工廠、農場打工的華工更是層出不窮。
是不是只要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繼續存在,就會有非法勞工不斷地湧入發達國家尋找出路?
避免類的似慘劇在將來重演,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