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安平在時間中復活

作者:傅國湧 發表:2010-02-13 13: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孤陋寡聞,直到讀了《儲安平與"黨天下"》長文,才知道儲安平其人。他一手創辦的《觀察》週刊,他那些擲地有聲的熱血政論,他前後甩給國民黨政權的"一場爛污"等斷語都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此後我便開始留意儲安平的文章,當我在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五卷(蔡尚思主編,以下簡稱"簡編")發現他的五篇文章,當即毫不猶豫地複印了下來,並裝訂成小冊子,經常翻閱。這大約是1995年的事。差不多也是這一年,在《讀書》雜誌的補白文章中得知山西有個謝泳先生早就在讀《觀察》舊刊,研究儲安平和《觀察》,不禁心嚮往之。

從那時起,讀到儲安平在《客觀》、《觀察》時期的全部政論,幾乎成為了我生命中的渴望之一。1998年夏天,我偶爾在一張舊報紙上看到《儲安平文集》出版的消息,真是喜出望外,便到處托朋友、家人一起留意此書。當年秋天,當我終於在書店見到此書時,心中確有一種難以抑止的激動,連翻都沒翻,就立馬掏錢買了下來,儘管書價不低。

當《儲安平文集》面世時,離儲安平"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已足有三十二個年頭。編者張新穎說:"儲安平基本的重要著述大致都蒐羅在這裡了",我滿以為這下可以領略到曾經打動過千萬心靈的儲安平政論的全貌了,可是當我在"文集"下冊第3頁讀到這樣一個"編者"注時,心就涼了半截:"但由於歷史環境和思想的限制,作者對當時的局勢和某些問題的認識也有偏頗、不當之處。為了尊重歷史,我們除沒有收入個別文章(篇目仍列出)及對少數篇章的文字稍加刪節外(刪節的地方加省略號,並用符號標出),其餘的都按原貌收在這裡了。"在"大致"之外,"文字稍加刪節"的"少數篇章"有《國民黨的病症》、《共產黨與"國家"》、《中國的政局》等,全文沒有收入但標明瞭"存目"的篇目有:《閻錫山》、《共產黨與民主自由》、《停戰令下,戰仍不停》、《協商成就》等。其實,上述《共產黨與民主自由》、《共產黨與"國家"》、《中國的政局》等篇,早在1983年出版的"簡編"就曾全文收錄,公開面世。1989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王實味儲安平》一書也曾大量引述"文集"中被刪節的那些內容,我都有幸讀到過。差不多同時出版的一些著作如謝泳的《〈觀察〉研究》等也都引述了其中一些內容。也因此,那些被刪節的句子、段落和僅"存目"的篇目,很長時間成了我揮之不去的隱痛。好在1999年岳麓書社出版了《觀察》週刊的影印本,我郵購了一套,總算了卻了讀一讀儲安平和《觀察》的一點微小心願。

當然,《儲安平文集》儘管有種種不如人意之處,畢竟有助於世人重新認識曾以言論報國為天職的儲安平,在這個意義上,無論如何我們都還是得感謝編者的蒐羅和成全之功。在文集下冊第3頁有一條不起眼的批注,編者說:"儲安平的這些文章由於仗義執言、飽含鋒芒,對當時國民黨腐敗、黑暗的統治作了尖銳、有力的批判而產生極大的影響,贏得人們--尤其是知識界的好評。"

半個多世紀後,重讀儲安平那些痛快淋漓的激揚文字,我們依然只能望書興嘆--

"我們要求終止一黨專政。這種一黨專政的終止,決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終止,必須同時是一種精神上的終止。一黨專政在精神上的主要特徵和主要苦痛,是人民的各種基本公民權利沒有保障。人民的基本公民權利包括人身自由、居住自由、職業自由、財產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及結社自由。其中人身自由尤為一切自由的基本。我們所以要求上述各種基本的公民權利,僅僅是因為只有人民能獲得上述的基本民權,人民的智慧的、道德的、身體的能力,始能作充分優性的發展,以充實國家的生命,培養社會的活力,提高政治的道德,促進文化的進步;從而產生合理的政治活動和安定的社會秩序。"

"為國家服役絕非任官之謂。一個從事言論的人,假如環境允許他秉其智慧,憑其良心,公平論政,他對國家所能有的貢獻,未必在一個部長之下。"

他尖銳地指出:"國民黨執政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他改採用以維護其政權的方法;只此一著,毀壞全局。政黨要獲取政權,原為題中必有之義:在野的要想法獲取政權,在朝的要維護其既得的政權;中外古今,無有例外。""歐美的政黨都是以政績來維護政權,無論內政外交、經濟文化,執政當局總是處處為國家前途著想,時時替人民的福利打算。只要政績良好,人民自然擁護政府,政權自然不會動搖。這是一條積極的以政績來維護政權的道路。相反,國民黨走的是一條消極的只知道加強政治控制來維護既得政權的死路。""歷觀往史,沒有一個政府能夠不顧人民而猶能長久維持其政權者。不顧人民苦樂的政府,必然失去人心;不為人民福利打算的施政,必然不能使國家社會得到健全的發展。……政績窳敗,人心怨憤;人心怨憤,政權動搖;政權動搖,執政者的控制勢需加緊;壓制越緊,反動更烈。如此循環,互為因果,而終必全盤傾潰,不能收拾。"

在國民黨治下的上海,他公開發表了如此批評國民黨政府的言論--

"若從歷史的眼光看,這個前後統治了中國二十年的政府,實實在在耽誤了中國的國運,它阻礙了中國的進步。而其一切過失之中,本文作者認為現政權最大最不能寬恕的罪惡,就是由於它的缺德的統治,大大的促成了中國人民道德的墮落。在這個政府的作風和統治之下,一切不守法的、不道德的、沒有良心人格的人,都比一般奉公守法潔身自好的人,容易生活下去。在這個政府的作風和治理下,除了極少數堅貞的人物,仍能保持他們的人品、意趣和工作理想之外,大多數人都已趨於取巧、投機、幸進、不守信用、不負責任、不講公道、強凶霸道、為劣作惡。在這種混亂的情形之下,大家已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失去了努力的自信,失去了一切崇高的理想,結果是人的品格愈降愈低,社會的風氣愈來愈壞。"

《觀察》的高峰

如果說儲安平以其金石般的政論達到了那個時代書生議政的又一個高峰,從《失敗的統治》到《一場爛污》、《政治失常》,他為國民黨二十多年的統治下了最後的斷語,言論之激烈、論述之精闢,都足以引起一陣陣的驚嘆嘆為。那麼他所創辦的《觀察》週刊更是攀上了百年言論史的一個新高峰,成了一座幾乎難以跨越的豐碑。

9月1日,確乎是百年言論史上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張季鸞、胡政之他們接續《大公報》星火是這一天。1933年,因為劉煜生之死引發新聞界及社會各界的抗議風波,9月1日,國民黨當局被迫作出積極的響應,一年後這一天被新聞界自發地定為"記者節"。永垂史冊的《觀察》週刊也誕生於1946年9月1日。這一切或許都只是歷史的巧合。在《觀察》創刊號上,儲安平以"編者"名義發表了《我們的志趣和態度》,誠懇地表示"我們對於政治感覺興趣的方式,只是公開的陳述和公開的批評,而非權謀或煽動"。同時,他提出"民主"、"自由"、"進步"、"理性"四個基本原則,並表明刊物將採取"公平的、獨立的、建設的、客觀的"態度。以後,在《觀察》存在的近三年半歲月中,儲安平大致上信守並踐行了他在創刊號上提出的這些"信約"。

1947年5月,當上海《文匯報》、《新民報》等三報同時被國民黨當局封殺時,他沒有顧及自身的安危。當國民黨當局宣布民盟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面對惡劣的政治氣候,1947年11月8日,《觀察》在頭條位置發表了周炳琳、金岳霖等四十八位教授《我們對於政府壓迫民盟的看法》,以及董時進《我對於政府取締民盟的感想》。

1948年7月,當南京《新民報》遭永久停刊處分,國民黨政府磨刀霍霍,新聞界黑雲壓城,《觀察》風雨飄搖之際,儲安平還無所畏懼地發表了正氣凜然的《政府利刃,指向觀察》一文。

在動湯複雜、擾攘不安的百年中國史上,小小的《觀察》週刊的確提供了一個兼容並包的論政平臺,自"五四"以來成長起來的幾代知識精英幾乎都以"特約撰稿人"的身份聚集在一起,儲安平以他的執著、熱情和勇氣完成了百年言論史上蔚為壯觀的謝幕演出,《觀察》最高一期發行量超過了10萬份,為那個混亂、黑暗、醜陋的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炮火連天,風雨如盤,但《觀察》並不是孤立的,不說《大公報》這樣有著世界聲譽的民間報紙,差不多同時的民間刊物就有《世紀評論》、《新路》等一大批週刊,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1949年到來之前嘎然終止。1948年12月24日,《觀察》的凋謝,對儲安平而言,那也是意味著他生命的顛峰時代永遠結束了。

"儲安平正在復活"

1949年到來也曾經讓儲安平歡欣鼓舞,但他已不可能再擁有他心愛的《觀察》,更不可能再去寫那些汪洋恣肆的文字了。1949年11的復刊的《觀察》已不是當年的《觀察》,1950年5月1日創刊的《新觀察》更是另一本刊物了,儲安平也早已不在其中。他只能去寫當時就沒人注意、今天更沒人去讀的通訊《新疆新面貌》,去當新華書店總店副總經理、出版總署發行局副局長,當然還當過將近70天的《光明日報》總編輯(1957年4月1日-6月8日)。

但儲安平畢竟是儲安平,他心中的理想從來都沒有死去。1957年他沒有能抵擋住執政黨反覆的動員,在要求"對老和尚也提些意見"的循循善誘之下,這個曾以論政為業的書生終於開口了。6月1日,在統戰部最後一次民主人士座談會上,他作了題為《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的發言,這就是著名的"黨天下"發言(被稱為"右派份子對黨猖狂進攻的代表作")。發言稿共1200字,從標題到內容我們都可以發現已失去《客觀》、《觀察》時期的鋒芒和棱角,發言是那樣嚴謹、有分寸,那樣溫和、含蓄、婉轉,那麼的字斟句酌。發言稿不僅是列印好的,還特別注有"光明日報總編輯儲安平發言稿"、"希用原題、原文勿刪"字樣。此時書生意氣的儲安平並不知道毛澤東起草的黨內檔《事情正在起變化》已發下半個月,距《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麼》發表也只有一星期了!儲安平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作為1980年"不予改正"的5名大右派之一,儲安平之死至今還是一個謎,無數人已為此寫過無數的文章,從戴晴的《儲安平與"黨天下"》到鄧加榮的《尋找儲安平》,再到余開偉的《儲安平生死之謎又一說》(《書屋》1999年第2期),我們至今還不知道他到底是"投河自殺"、"滔海而死",還是被紅衛兵活活打死了("虐殺斃命"),或者是出家當了和尚。也許永遠都無法知道了。無論怎麼死的,儲安平終究是在1966年"文革"爆發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了。但是人們永遠忘不了他那些擲地有聲的政論,忘不了他先知般的預言,忘不了他給親身經歷過的那些時代所下的著名論斷。儲安平死了?儲安平還活著?"儲安平正在復活",飽經憂患、才氣縱橫的章詒和女士如是說。



来源:轉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