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史在唐代選擇了銅官古窯(今湖南長沙附近)來完成一次歷史飛躍:釉下彩由此誕生了。這劃時代的發明徹底打破了當時陶瓷生產「南青北白」的格局,中國陶瓷從此真正開始了色彩斑斕的時代。
歷史中國陶瓷史上的歷程之作
長沙窯址位於湖南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所以舊時有著「銅官窯」之稱。該窯址在1956年首次被發現,隨後在1964年及1983年分別經歷了兩次較為全面的挖掘。研究發現:長沙窯實是在我們較為熟知的——「未有湘陰先有窯」湖南湘陰岳州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漢、三國時期岳州窯就有生產瓷器,在唐、五代達到巔峰,主為青瓷。其雖產量不能與同時期最著名的青瓷窯——「秘色窯」即越窯相比,但也在陸羽《茶經·四之器》對當下六大名窯時評中,被論「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而列四席,顯赫一時。《水經注》載:「銅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銅管古窯隨後成為了唐代南方最重要的窯口之一。其對釉下彩繪發展直接為唐以後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基礎,是我國彩瓷工藝的里程之碑。
北方唐三彩的工藝無疑直接影響了長沙窯的製作水平和技巧。盛唐開元、天寶年間,社會經濟發展達到鼎盛。唐三彩在全國範圍內迅速興起,其工藝技術,特別是青釉綠彩彩釉和模印貼花裝飾工藝,隨著南移的影響,被長沙窯吸收並加以改進,由此出現了釉下彩。發展到中唐時期,在多色釉燒成功的基礎上,長沙窯燒制的釉下彩瓷品,多以格言警句與五言、六言句為內容的書法題字裝飾,為中國瓷器燒制開啟了一個新的形式。在2006年9月的嘉德瓷器工藝品專場中就有一件受人矚目的唐長沙窯褐彩題「相思」詩注壺。壺身有行楷書五言詩題:「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可見長沙窯題風盛行。
「安史之亂」以後,北方陸上交通受阻,南方海上的陶瓷之路發展,此消彼長間促進了長沙窯陶瓷器的大量外銷,西方的波斯、大食等國商人不絕往來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藝術,以致長沙窯瓷器中具有西方特點的製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