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中國人的老話應驗在了一頭豬的身上。2008年6月17日,一頭150公斤重的大肥豬憑藉自身能量與吃黑木炭,在汶川大地震後36天被從廢墟下刨出。人們為其取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並且這頭豬不會再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將在建川博物館幸福地度過餘生。
近日有消息稱,端午節之後,建川博物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內,為「豬堅強」搞了一個「新生」兩週年的慶典活動,「豬堅強」的原主人萬興明、曾參與營救的戰士代表以及為「豬堅強」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希望集團代表等都出席了活動。
毫無疑問,這是全世界最幸運的一頭豬,也是唯一進入博物館讓人膜拜的活著的「英雄」。要不是那場地震,相信,這頭重達150公斤的大肥豬,肯定要成為人們享用的美味。如今,看到「豬堅強」搖著尾巴,穿著印有「豬堅強」T恤的人們開心地笑了,博物館工作人員摸著它的頭,不停地喊:「豬堅強!我肥我堅強!」
「豬堅強」奇蹟般「豬生」的確如跌宕起伏的「人生」好戲。原本該任人宰殺,搖身一變成為「抗震英雄」,看來「豬」也需要像「人」一樣被炒作,命運才能發生巨變——希望集團提供終身免費飼料,醫生定期為其體檢,專職護理師每天為其推拿按摩,制定特殊減肥法、博物館還投付了5000元的豬保險……聯想到前幾天「豬堅強」腸胃不適導致博物館全體人員緊張不已,就連豬的「性要求」都讓人無比牽掛的情形,相信,「豬堅強」的清福可以一直享用到壽滿天年。豬沒有脾氣、沒有情緒,如果豬有智商,一定會很自豪: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的日子也不過如此。
當然,善待禽獸,這也是個好事情。如果豬能懂得人情事理,這更是個奇蹟。但問題是,主辦方正是利用人類溺愛肉豬的情感悖論,利用公眾的好奇,利用「豬堅強」的生日製造新聞炒作噱頭。說穿了,從商業策劃的角度,主辦方就是要為一頭「豬」尋找「人」作為陪襯對象,比如請出營救「豬堅強」的軍隊代表,比如大肆渲染「豬堅強」如何享受人間的厚愛,比如生日蛋糕、唱生日歌這樣的慶生方式等等。與其說將豬的情感提升到人的層次,不如說是在拿豬作人秀,從這個意義上說,「豬堅強」的所謂生日慶典更像是損人的遊戲。當然,這場遊戲,除了給人們帶來厭惡和反感外,建川博物館什麼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