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俺P民不知道什麼牌子,中間是特製熊貓,右側是「三五」
毛澤東用的煙嘴,系德國進口。20世紀60年代初,毛澤東將這種菸嘴送給劉少奇一個。劉少奇十分鍾愛,長期帶在身邊,還經常讓王光美幫助擦洗。據王光美回憶:毛澤東送的這個煙嘴頗為精緻,上端為黑色有機玻璃,下端為白色金屬,金屬部分能伸縮,便於去除煙頭。煙嘴上有五條呈條狀的花紋,並刻有外文。看上面恍惚有「大衛星」,疑為漢堡造的Mont Blanc勃朗峰(萬寶龍)。希望哪位富有的煙民告訴是什麼牌子、型號。
毛澤東用的香菸濾芯。喜路登煙嘴濾芯。
當年為毛澤東生產雪茄的原料
當年的頤年世紀雪茄煙
中共第一代領導人中,好煙者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供煙任務由代號為"132"的特別小組完成。1964年夏天,德陽什邡捲煙廠在四川省輕工廳辦公室接到授命:為中央首長卷制雪茄持供煙。
什邡種菸歷史近200年,以質地優良的什邡菸葉為原料製成的什邡雪茄,被譽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什邡捲煙廠於1918年創辦。從50年代末期開始,賀龍元帥抽的雪茄煙,就是該廠工人範國榮等人卷制的。而由什邡煙廠給中央領導生產的特供煙,便是由賀龍元帥提議,經中央辦公廳和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研究以後決定下來的。生產特供煙是一個新課題,技術科最終搞出35個配方,樣品測試後送交北京。不久廠方接到通知,按中央首長選定的一、二、十三、三十三號進行生產。
據說,毛澤東選定了二號煙。如今,什邡煙廠還珍藏著一幅毛澤東吸菸時的照片,桌上有一個白皮煙盒,上面標有"2號"字樣。
特供煙卷制組設在廠長辦公的小院內。試製出口雪茄的五車間成立後,又專門留出地盤作為特供煙卷制組的工作室。五車間被鐵絲網包圍,工作室隨時上銷,節假日門窗貼封條,安全防範極其嚴密。在選料上,"特供"嚴於"出口"。為了鑑定是否"接火、灰白、香足、味濃",每支煙要剪下尖部點燃品嚐。卷特供煙的師傅最多時僅四人,難以應付,廠領導有空時也來吸,曾發生過吸至暈倒要吃生米急救的事。
後來,用土製工具代替人吸。繼而又採用草灰水浸泡以解決灰白問題,才解決了這一難題。特供煙全用手工卷制,單人日產僅為20至30枝。包裝用白盒,編號封條,由專人送到成都軍區政治部,一月一次。
這期間,李井泉、張國華、李大章等四川省黨政軍領導不止一次到該廠視察生活,慰問工人。李井泉的夫人肖裡視察次數最多,過問最細。肖裡在"文革"中自殺後,煙廠領導才聞知,特供煙生產的四川方面負責人就是她。
特供煙組的工人一天做多少枝,上面過問不嚴,但如果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有一次,幾枝燃不著的煙被國家衛生部封條蓋章退回來,按照煙上的次號,很快查出是誰做的,並立即將其撤出特供煙組。
另一次,國務院開會,中央領導人正抽著,煙頭彈出火花,將臺布燒成一洞。電話立即打到成都軍區,軍區派員到廠查訪,檢驗的結果是煙芯太細和外皮筋未剷平。廠裡針對這兩點改進工藝,類似情況再未發生。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送京的煙停止使用,中央辦公廳決定將卷制組舉遷北京。
1971年11月,經過嚴格審查後的黃炳福、範國榮、姜耀秀等以及家人抵京,落戶在南長街80號。對面便是門牌號為81號的中南海。
這是一座內外套的雙層四合院,原為匈牙利大使所居。黃炳福一行到後,內外院已裝修一新,並已決定將原為生活區的內院改作生產區用。由於南北氣候、水質存在著差異,生產前要先做實驗。黃炳福在煙廠期間一直從事高級雪茄配方製作,整個試驗全由他一人操作進行。他在雪地上的臨時帳篷裡搞了三天,終於試驗成功。
給這樣一個新產生的小單位定什麼名稱,當時頗費了一番思索。基於不搞正式對外牌號又便於內部稱呼聯絡,按中央領導當初選定的雪茄配方編號,取名為"132",直截了當。
"132"工作由中央辦公廳直接領導,生產原料仍由四川供,輔助材料在當地購買,特供煙月產15至20條。內部紀律十分嚴格。不能向外打電話,外出要請假,回來要匯報,不準會客。作息和學習制度也過硬,早上6點20分起床,冬天掃雪,夏天擦灰,晚上9點半睡覺。8小時工作制,上下各做一次工間操。每天用90分鐘學毛著、學《反杜林論》。每週一次黨員會,一次民主生活會,用《老三篇》對照檢查自已。1973年,黃炳福經申請被批准回到什邡,煙廠又派出人員前往接替工作。1976年,"132"不再生產特供煙後,與北京煙廠派出的20多名學徒一起,為該廠生產"北京"牌雪茄。產品進入市場,不久正式並入北京煙廠。
四川某地的200多畝沙地上,成為生產和調製特供雪茄煙的土壤。取自於這裡的特殊雪茄菸葉,經過一道道的"封鎖線"、幾百道加工工序、上千人默默無聞的奉獻,將毛澤東吸食的頤年世紀雪茄煙送到他的手中。
頤年世紀雪茄的原料,在自然環境中,可以保存幾十年,其品質及吸味不變,為毛澤東調頤年世紀雪茄煙的原料必須經過2--3年的醇化期後才能夠開始使用.
土皇上效法封建皇帝,奢侈與享受方面不計工本。哪裡比得上美國的平民總統,歐巴馬請梅德傑耶夫吃飯不過是大眾快餐麥當勞。蔣中正一根香蕉吃不完,剩下一半留著下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