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昨天向國會提交了半年一度的國際經濟和匯率問題評估報告。雖然這份報告涵蓋了所有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和廣泛的國際經濟問題,但是國際輿論的注意力卻集中在該報告對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評價上。而美國財政部網站發表的關於該報告的簡短新聞稿,也將主要的焦點也放在人民幣匯率上。不出人們所料,如同以往的歷次報告一樣,這份報告沒有將中國列為本國貨幣匯率的操縱國。這使得一觸即發的更為嚴重的美中貿易衝突暫時得以避免。
根據美國國會《一九八八年綜合貿易和競爭力法案》的3004和3005條款,美國財政部長應該在每年的十月十五日就包括匯率政策在內的國際經濟政策向國會參,眾兩院的銀行,金融,城市事務委員會提交年度書面報告,然後於轉年的四月十五日就年度報告發布後的進展情況提供書面報告。可是在今年四月,美國財政部要求推遲提供報告的時間。而推遲報告的主要原因正是為了避免美中之間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發生正面衝突。
假如這份報告在今年四月份如期提交國會,美國財政部恐怕很難避免對中國政府的人民幣政策提出公開指責。這是因為自二零零八年七月以來,中國政府中止了二零零五年五月開始的較為靈活的匯率政策,停止了人民幣對美元的「「小步快跑」般的升值,並再次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使其幣值一直停留在一美元兌換六點八三人民幣左右。在此情況下,美國國會,製造商以及工會對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指責也日益強烈。面對這些指責,中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則表示了異常強硬的態度。
美國政府既不不能得罪國內的抗議團體,又不願意與中國政府就此發生正面衝突。於是採取了緩兵之計,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來勸說中國政府改弦更張。一方面,美國通過各種談判渠道繼續勸說中國政府放棄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而讓市場需求決定人民幣匯率;另一方面也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之前揚言要在峰會上提出人民幣匯率被人為低估的問題,而這樣做很可能使中國政府在該會陷入難堪的孤立境地。
根據隨後的事態發展看,美國政府的冷靜態度似乎發揮了作用。中國政府在權衡利弊得失之後,終於在胡錦濤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前一週之前做出了讓步,宣布「進一步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這實際上是中國政府同意讓人民幣升值的代名詞。隨後,人民幣出現了明顯的升值趨勢。今天上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人民幣美元匯率為6.775,在不到三週的時間內升值了百分之零點八左右。
顯然,胡錦濤做出的在人民幣問題上讓步的決定,不僅避免了在峰會上成為眾矢之的的窘境,也給左右為難的美國行政當局解了圍。對於胡錦濤的讓步,歐巴馬政府給以投桃報李的友好反應。這一點體現在財政部昨天發表的報告中。在報告中,美國政府肯定了中國政府在六月十九日做出的讓人民幣根據市場需求升值的決定是「一個有意義的步驟」。也正因為如此,美國財政部也就順水推舟地沒有將中國列為可能遭受高額進口關稅報復的匯率操縱國。
美中兩國在人民幣匯率的衝突中走出了良性互動的一小步。其中的關鍵在於中國政府的讓步,也在於美國政府給了中國政府足夠的時間使其在做出讓步時顯得體面一些。但是如果以為兩國在貿易和匯率問題上的爭端就此解決了,那就太過於樂觀了,因為美國政府正期待著中國方面做出更大的讓步。美國財政部的報告對此表達得十分明顯,那就是它認為「人民幣匯率仍然被低估」,美國方面期待「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更快一些」。同時,財政部的報告並沒有能夠平息那些強硬派議員們的不滿,他們已經對報告提出了批評,並且威脅到「如果總統繼續迴避這一問題,國會必須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