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稱人類面臨「肉危機」,倡議「肉食者」改吃昆蟲
全球氣候日益暖化,世界人口不斷增長,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肉食者」改吃昆蟲,並正在考慮推廣昆蟲食品,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昆蟲學家、同時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的阿諾德·馮·赫斯教授近日表示:「我們應該吃昆蟲,而不是牛排和香腸。」
「肉危機」來臨
赫斯教授表示,由於世界人口迅速增長,現在必須重新思考未來的糧食問題。他列舉數字來說明人們正面臨「肉危機」:「以西方國家來算,人均每年消耗肉類120公斤,這個數字在中國是80公斤,而且中國也很快就會趕上來。如果50億人每人每年消耗100公斤肉類,那麼,每年將需要65萬億公斤的動物飼料。」
赫斯教授說,如果沒有採取適當的人口政策,那麼到 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0億人,到時候就需要「第二顆地球」才行。
「吃蟲」更可口
而如果人們改為食用昆蟲,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因為1 公斤昆蟲只需要大約1.5公斤到2公斤的植物性養料。此外,養殖昆蟲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遠比養殖家畜低。飼養常見的食用昆蟲(如蝗蟲、蟋蟀和膳食蠕蟲)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排放的少10倍。
赫斯教授補充說,昆蟲含有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全球80%的國家中,目前已知1000多種昆蟲可以吃,而且味道可口。「世界上許多地區已經開始吃昆蟲了,只有西方國家還沒有開始吃,我們存在心理上的問題,但其實這和我們吃蝦是一樣的。」他說。
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在考慮有關食用昆蟲的政策文件。2008年,糧農組織在泰國舉行了以此為主題的會議,並計畫於2013年召開世界大會。 (當聞)
「其實這和我們吃蝦是一樣的。」
——阿諾德·馮·赫斯
食用昆蟲益處:
1昆蟲富含高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2養殖昆蟲產生的溫室氣體遠比養殖家畜低。 3昆蟲是冷血生物,能極有效地將植物體轉變為蛋白質,所以,食用昆蟲的健康風險也更低。
昆蟲也是葷,夠膽你就吃
泰國:油炸巨型紅螞蟻、蟋蟀和六月鰓角金龜
哥倫比亞:油炸或鹽漬「脂肪尾」螞蟻是受歡迎的小吃
巴布亞新幾內亞:香蕉葉中的西米幼蟲是當地佳餚
迦納:人們收集翅白蟻,油炸、烤制或製成麵包食用
日本:塘裡的水生蒼蠅幼蟲和甜草蜢
墨西哥:把龍舌蘭蠕蟲放在玉米粉圓餅中吃,草蜢烤著吃
薩摩亞:人們用椰子餵食昆蟲,讓昆蟲吃起來味道更甜
有人試法
菲尼西提·克勞克是倫敦一位專注飲食話題的自由撰稿人。為了響應號召,她決定放膽一試,以不菲的價格買來了個頭不小的南美螞蟻。但就在行將入口之時,看到無核葡萄乾大小的螞蟻眼睛,克勞克卻「徹底沒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