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中狀元這個事兒有的時候還得靠運氣。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封建社會裏,狀元是士人學子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理想。然而,如果知道了備受世人尊崇的狀元還可以這樣圈定的話,這可叫當時那些幾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作何感想呢?
從隋朝創製到清末廢止,中國的科舉制度存在了1300多年,共產生狀元600多名。古代的一名讀書人要經過大小十幾場考試,經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奮鬥,戰勝一批又一批對手,過五關斬六將後才能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大魁天下摘桂冠」的狀元,可以說每一名狀元的產生都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
然而,事實上,即便一個讀書人擁有技壓群雄的實力,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夢寐以求的最高理想。因為縱觀歷史,中狀元這個事兒有的時候還得靠運氣。
摔跤贏來的狀元
宋朝時就有這麼一位狀元,他是摔跤贏來的。怎麼回事兒?又不是考武狀元。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別急,請您往下看。
宋太祖趙匡胤是行伍出身,做事情也是講究雷厲風行,他主持科考殿試時,曾有這麼一個規定——殿試第一個交卷的人可得狀元。規定一出,只見考場上應試的舉子們,為了能拔頭籌個個快馬加鞭,奮筆疾書。最後王嗣宗和陳識二人同時最先交卷。趙匡胤文化不高,看了兩篇滿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後,一時也不好分辨誰先誰後。於是他沉思片刻,對他們兩個人說:「這樣吧,你們倆就在我面前摔跤,讓我看看……」聽了這話,陳識一愣,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就被反應機敏的王嗣宗「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此時,趙匡胤被逗得哈哈大笑,指著王嗣宗說:「你就是新科狀元!」
自封的狀元
除了「比武」之外,歷史上還有更加離奇的中狀元方式,簡直和「天上掉餡兒餅」的美事兒不相上下。
晚唐時,有位叫陸扆(yǐ)的書生進京趕考,不巧趕上當朝皇帝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離長安。於是,為了表現對朝廷的忠貞不貳,陸扆便跟隨皇帝的御駕逃到了成都。等到黃巢戰敗後,他又隨朝廷返回長安,然而行至半路,卻傳來朱溫在長安附近發動叛亂的消息。京城是去不了了,這下可急壞了陸扆,眼看自己憑著保駕的功勞撈個進士頭銜的希望落空,他非常懊喪。
然而,陸扆轉念心生一計。幾天之後他找到了當時的宰相韋昭度,建議就地舉行一次科舉取士,說這樣既可以顯示朝廷的權威仍在,又可以穩定人心。韋昭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亂中開科取士這事兒聽起來雖然「不靠譜」,但卻能造成朝廷正常運轉的假象,朝廷保住了,自己的烏紗帽也可以更加牢靠,於是他就從逃難的隊伍和周圍各縣中拉來一批考生,設了個臨時考場。
考試雖然將就著進行了,可外面依舊兵荒馬亂,因此並沒有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到了寫金榜時,官員們都在為自己的性命擔憂不已,誰還顧得上考試這碼事。最後,還是陸扆自告奮勇地接了寫榜這個活兒,不過他也一點兒不吃虧,不忘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榜單的最前面。
就這樣,一個逃難路上的狀元誕生了!
好名字換來的狀元
陸扆和王嗣宗兩個人中狀元的故事屬於歷史上的個案,事實上,能不能中狀元的關鍵,還是要看皇帝本人的喜好。皇帝看人,其實就是圖個順心稱意,字跡不好看的不選,長得醜的不選,口齒不清楚的不選,名字犯忌諱的更不能入選。
明永樂二十二年殿試,原定的狀元名叫孫日恭,第二名榜眼名叫邢寬。但是在張榜時,狀元卻換成了邢寬。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明成祖朱棣看了榜單後,覺著孫日恭的「日恭」二字並在一起為「暴」字,他的帝位是從侄兒建文帝朱允炆那裡用暴力搶過來的,對於這個「暴」字很是忌諱,所以看到孫日恭的名字就特別反感。而第二名邢寬就大不一樣了,諧音「刑寬」,暗示著永樂一朝刑政寬和,正合他的心思,於是邢寬就因為這個名字做了欽定的狀元。
歷史上還有一個因為名字而做了狀元的,是清朝人劉春霖。這事兒發生在慈禧太后執政時期。本來,另一位叫朱汝珍的人應該是當年的狀元。但是當時有一個規定,主考官們在閱評完所有考生的試卷後,要挑選出十份,並按名次排列好,呈送給慈禧太后欽定。當慈禧太后翻開頭名的試卷時,看到「朱汝珍」這三個字,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厭惡之情。
原來珍妃支持光緒皇帝變法改良,被慈禧指使太監推入井中溺死。害死了珍妃的慈禧太后,最忌諱「珍」字。朱汝珍本人又是廣東人,這讓老佛爺想起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維新派的康有為、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他們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是出「叛逆」的地方,再加之「朱」與「誅」同音。「朱汝珍」這個名字一下就觸動了慈禧敏感的神經,於是她毫不猶豫地將朱汝珍的頭名用筆劃掉了。而第二名劉春霖在慈禧看來特別吉祥,春霖有「霖雨蒼生」的意思,當年正值大旱,全國上下都盼著甘霖出現。於是老佛爺大筆一揮,將劉春霖提升為狀元。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封建社會裏,狀元是士人學子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理想,同時也是歷朝歷代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仰慕艷羨的榮譽。然而,如果知道了備受世人尊崇的狀元還可以這樣圈定的話,這可叫當時那些幾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們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