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似乎大多數中國官員對未來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和自信的態度。國外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中國經濟是個謎語,但它管用。國內一些官員的慣常想法則是,中國經濟是個健壯的少年,什麼都阻擋不了其發育成人。
我想重申我的看法:從奧運之後,我對中國經濟的遠景感到悲觀。通常的看法是,中國在2015年之前人均GDP將超過5000美元,在2020年人均GDP過萬,2025-2030年間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中國已是個經濟巨人,其低效笨拙的增長,可能吞噬其自身的光明前景。
第一,中國增長不可避免地影響全球資源配置和遭遇資源瓶頸。目前全球實際產出約為6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中國外貿佔全球貿易的約9%,中國經濟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塊頭。全球都會越來越感受到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壓迫感。如果到2020年中國經濟達到14萬億美元,那就是目前的2.8倍,美國、中國和歐盟屆時可能是全球三大經濟體。
第二,中國經濟增長的高耗能。在過去10年中國能耗增長約一倍。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約耗用110億噸標準煤,其中中國約消耗30億噸,試問到2020 年,中國能否以佔全球18%的人口,以耗用全球36%的資源,提供全球約18%的產出?佔比全球能耗的27%,比美國經濟的總能耗多。假定中國單位GDP 能耗在未來10年降低為目前的一半,那麼到2020年,中國經濟的能耗仍可能高達45億噸標準煤,對全球佔比超過1/3。如果中國在未來10年未能在節能減排方面有顯著進步,那麼中國近百億噸標準煤的消耗足以令人不寒而慄。
第三,中國巨額的鋼材消耗。在過去10年中國鋼材產量增長約4倍。目前中國鋼材年產約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40%,從1997年以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目前年進口鐵礦石約6億噸,佔全球鐵礦石貿易量的80%以上。美國鋼材年產量5000萬噸,日本為6000萬噸,都只有中國的1/10而已。當然中國鋼材人均蓄積量比較小,使其不得不以進口鐵礦石而不是回收廢鋼來維持生產,如此巨大的鋼材耗用同樣令人恐懼。考慮到中國仍然處於重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雙重進程之中,未來10年,中國鋼材產能和鐵礦石需求仍將難以遏制。
第四,中國驚人的化肥用量。中國目前每年消耗化肥約6000萬噸,全球產量約為1.65億噸,這意味著中國佔全球僅7%的耕地,竟然用了全球化肥的36% ,中國使用化肥的強度至少是全球的5倍,由此帶來的對農產品品質、土壤和生態的破壞,也仍處於失控狀態。
關於能源、鋼材和化肥等驚人的耗用,僅僅是中國經濟增長粗放的冰山一角。中國的積弊遠遠不止這些,還包括中國佔全球人口的20%,中國養老金僅佔全球的約0.9%;中國教育支出僅佔全球的約1%;中國研發投入僅為全球創新型經濟體的一半。這無論如何不利於中國民眾免於恐懼,不利於中國經濟從靠汗水向靠智慧轉型。
總結以上描述,目前的中國,以全球20%的人口,耗用約全球30%的資源,提供了全球約10%的產出。因此不客氣地講,中國經濟的膨脹使全球付出了資源配置低效的代價。試問到2020年,中國能否以佔全球18%的人口,以耗用全球36%的資源,提供全球約18%的產出?如果不能,那麼中國經濟就將因觸及資源瓶頸而「失控」;如果能,那麼中國經濟就將面臨經濟轉型而「失速」。
地球的資源足以滿足全球人口的生存,但不足以滿足人類的揮霍和貪婪。如果中國經濟拒絕面對未來,那麼中國甚至全球經濟的未來就會走失於未知。我對中國經濟未來5年仍持謹慎樂觀,對未來5-10年轉為中性,對10年以上的遠景持懷疑悲觀,中國面對自身和外部的危機,不會永遠是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