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品市場量跌價跌,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四個月的量跌之後,迎來8月份的絕地反彈。
全國範圍的樓市成交量從7月份就開始回升。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均出現較大幅度增加,二手房成交量甚至接近調控前的平均水平。
從京、滬、深三個典型的一線城市8月份的市場表現來看,樓市成交量無一例外地有不同程度的上揚,尤其是上海和深圳兩地。
深圳一手房成交量環比增長超六成,成交均價環比上漲5.8%;二手房成交量增長近兩成,不少業主開始順勢提價。8月1日-8月29日深圳新房銷售均價為19240元/平方米,環比7月份的18179元/平方米的均價上漲5.8%。面對調控可能失效的尷尬局面,有人提出房地產市場是假回暖。此言煞是可笑,回暖就是回暖,有什麼真和假?要說假,前幾個月的房價聞風不動可能有做假數據的嫌疑。
深圳官方曾強調7月新房價格比年初下跌超過22%以顯示調控見效,但事實上,由於新房平均價格的統計抹殺了結構性,一直受到業內詬病。比如在5-7 月,深圳幾乎沒有一個豪宅和別墅開盤,在售的豪宅也都因為受政策打擊最深而成交慘淡,這使得5-7月成交的主流戶型是普通住宅和中小戶型,因而價格明顯被拉低。但在8月份,一方面在售大戶型豪宅成交變得旺盛,另一方面天濤、水榭山等別墅的開盤,也使得大戶型單位佔比上升,並直線拉高了房價。
上海同樣如此,高檔樓盤在8月集中上市預熱「金九銀十」拉高了房價。在房地產本輪宏觀調控自4月中旬啟動至今的約20週時間裏,周平均成交價格高達22261元/平方米。除了降價樓盤的絕對價格依然較高的原因外,上海豪宅再次發力成為最主要的支撐和推力。
如果說前兩個月政府和開發商還能擋住高檔樓盤的上市腳步以壓低均價,隨著下半年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隨著新盤大量上市,這一招將失效。
4個月的宏觀調控,房價沒有實質性下降,有人懷疑是政策不作為。事實上,口頭上政策很有作為,從二套房貸款、閑置地處理到銀行壓力測試,從未停止。換個角度看,政策很沒作為,雷聲大雨點小成了慣例。比如預征土地增值稅大多沒有落到實處,預售款第三方監管落實到全國有待時日。根據中原地產監測數據,從 2006至2009年期間,預售款佔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比重達四成。如果預售款受限,對於資金鏈緊張的開發商將有沈重打擊。8月份成交量大幅上升,顯示在房地產市場博弈中空方投子認輸。
市場預期未來貨幣政策繼續寬鬆、通脹壓力不減,導致剛性需求在7月份開始釋放,膽大的投資者在房地產市場再次試水。而中小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可以通過將項目股權出售給大開發商、可以通過房地產信託的方式募集資金,無怪乎9月1日上海松江地區再出地王。
說來說去,貨幣發行量太多、對投機者稅收過於溫柔、地方土地財政依賴是主因,將房價蓋上假回暖的遮羞布,除了自我安慰,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