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媒體好像一直都比較關注留學生回國的問題,大家對於留學和移民的話題一直津津樂道,好像出國的人非富即貴,其實,留學生也有貧窮的人,比如像我這樣公派出國讀書的苦孩子,雖然為數不多,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著。
留學生歸國的話題大家也很多爭議,網路有報導說:多年以來,留學的人有近百萬之眾漂在海外。近期,某部門發布消息說,隨著中國經濟形勢的上升,新一輪的海歸潮已經形成。別人是出於什麼原因回國我不清楚,我是不會回去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1、 沒有一個有權的老爸:
羅彩霞被冒名上大學的案子新近才結束,大家應該不會這麼快就淡忘。迫於輿論的壓力,羅彩霞最終奪回了自己的姓名權,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不是鬥士,選擇和解,是因為我累了,我一個人無能為力。」我也不是鬥士,我可以為自己的前途奮鬥,我無力與權勢爭鬥。中國的關係學博大精深,有權老爸的一句話甚或一個眼神,可能要超越我10多年的寒窗苦讀,這樣的比拚如同買彩票,可與買彩票不同的是中獎的機率太高。羅彩霞的案子雖然是個案,個案在羅彩霞身上就是全部。我沒有信心這樣的個案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2、 沒有一個有錢的老媽:
杭州70碼的案件過去1年多了,很多人已經忘了這個轟動一時的案件。有個有錢的老媽真好,即便闖了天大的禍也可以幫你兜著。隨便掏出一張銀行卡,沒有買不通的路。我是一個普通的寒門子弟,我從沒想過在鬧市將車速開到70碼,事實告訴我,即便老老實實的走在斑馬線上仍然可能遭遇飛來橫禍。每次想起那個品學兼優的喪生於70碼的同齡人都是一身冷汗:走路有風險,回國需謹慎!
3、 沒有露宿街頭的勇氣:
南開大學本科畢業生,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後,曾在世界頂尖學術雜誌《Science》上發表論文的孫愛武;歸國「找不到」工作,「被迫」在農貿市場擺地攤,每天靠煮土豆、紅薯充飢,露宿街頭數月,一個不滿週歲的孩子被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收容。這個案例給我的觸動也很大:孫愛武有才華,有報國心,有堅定的意志。與孫愛武相比,我有太多的地方不如他,我不敢嘗試這樣的方式。
我承認國內現在有很多的機會,機會在哪裡都一樣,在國外也如此,就像在國外的壓力一樣,所有的人都不能排除國內有足夠的壓力:
1、 不想做海待:
學習了這麼久,最大的心願是學有所用。人才市場上,「海歸」難以找到合適工作而淪為「海待」者大有人在,變成「海找」者也不乏其人。尤其是那些中學畢業就出國留學的「新新海歸」們,在「僧多粥少」的就業環境下,他們甚至慨嘆:「海龜」不稀罕了,還鬥不過「土鱉」(國內畢業生的戲稱)!就像有很多人問唐家嶺的外地大學生,為什麼不回家鄉找個工作,我也常常被人勸著回國。但或許是出國時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不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不能「衣錦還鄉」,如何面對含辛茹苦培養的父母呢(這裡的父母也指國家)?既然回去也是面對這樣的壓力,既然在哪裡壓力都一樣,與其「待」在國內遭受別人的閑言閑語還不如「待」在海外尋求機會。
2、 不想做房奴:
據說北京4環內的房子已經超過了3萬一平米,如果按照現在海歸的平均收入,我工作20年才可以在北京的四環內付得起一套100平米房子的首付。前提條件是這20年房價不再繼續上漲,全家老小要一起節衣縮食無重大疾病,全家每月的絕大部分收入都要用來還房貸,這種生活的壓力太大。我在美國也沒有房子,美國太多的人沒有房子了,最重要的是,美國人不把擁有一套房子作為衡量生活指標和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桿。據說,在國內有很多的女孩開出結婚的第一要件是:有房!我沒房,與其回去孤苦伶仃的蝸居,不如踏踏實實的在海外蟻族。
3、 不想做孩奴:
買房的問題暫且不說,也許真會碰到一個慧眼識英才的女孩與我喜結連理,生孩子於是就成了這兩年最該要緊的事。兒女的成長,讓中國的父母們累彎了腰,熬白了頭。很多人感嘆:養個孩子真是越來越難了。養孩子可說是一筆苦中有甜的糊塗賬,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刊發了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的一份調研報告,稱根據對上海市徐匯區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父母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元。這只是對普通百姓的一個調查,如果再賦予孩子國際化的教育環境,也許80萬都不夠。在美國就不同,孩子出生後政府就有牛奶金一直照顧到18歲,可以讓我很輕鬆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有那麼多的人想法設法到美國生孩子,拿美國國籍的原因。
好了,我們先排除污濁的空氣,有毒的奶粉和疫苗,就上面說到的工作問題,生活問題,你覺得我應該如何選擇呢?
曾經,我也算過一筆帳:如果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政策對於大家都是公平的:比如,我不擔心工作的問題;比如,我在北京四環內有一套100平的房子;比如,我的孩子出生之後不要花費那麼多的費用;比如,我的父母不用我太多的心力來養老-------等等等等。我需要多少錢?
北京四環內的房子沒有按揭,300萬人民幣。
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花費100萬人民幣。
父母沒有養老金,養老費用100萬人民幣。
僅僅就這三條就要500萬,所以,沒有500萬,不敢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