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已經7個多月,但是,房價依然堅如磐石,絲毫沒有下降的跡象。很多人開始對調控失去信心,只有開發商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那麼,為什麼堪稱史上最嚴厲的一次樓市調控,最終卻落得這樣的結果呢?我認為,主要存在「四大硬傷」。
首先,地方政府不接「招」。樓市調控,說到底,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因為,按照以民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地方政府完全有責任、有義務解決好老百姓的住房問題,讓老百姓居有所屋、住有所房,能夠憑藉自己的勞動買上一套不算講究的住房,而不是八成以上的群眾無力購房。
但是,在錯誤的政績觀下,地方政府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沒有認真想一想老百姓的疾苦,而是在用「政績」推高「房價」、用「土地財政」推倒本應屬於老百姓的「住房」。以至於中央提出加強樓市調控的政策後,地方政府根本不接「招」,而是繼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用土地創造政績、用土地推高房價。不僅如此,按照政策規定應當用於廉房建設的資金,也被大量截留、挪用,僅22個城市被截留挪用資金就高達146億元。如此,老百姓的住房問題還如何得到解決呢?
第二,銀行不守「信」。按理,銀行應當是最講信用的行業之一。因為,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就是以信用為基礎的。離開信用,銀行應當寸步難行。但是,中國的銀行並不是一個可以值得充分信任的團體,尤其是在此次樓市調控中,很多銀行都扮演了陽奉陰違的角色。中央要求控制對開發商的貸款,但是,房地產貸款一直保持高位增長;中央要求停止對三套房貸款,但是,一些城市的銀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項業務,以至於炒房行為根本沒法控制。
銀行不守「信」,不按政策執行,甚至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已成為此次樓市調控最大的阻力和障礙之一,也使得樓市調控始終處於一種虛擬狀態,沒有能夠進入到實實在在的運作和作用階段,導致房價一直處在高位運行。
第三,部門不得「力」。說到此次樓市調控,從召開會議、下發文件、發表講話、出臺政策等,涉及的部門很多。可以想像,如果調控取得預期效果的話,一定會有許多部門出來表功,甚至爭功。但是,在樓市調控處在十分微妙、十分尷尬的情況下,就很難聽到部門的聲音了。即使發出一些聲音,也沒有任何刺激耳膜的地方。
也許,從表面看,職能部門都出臺了許多政策規定,但是,這些政策規定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呢?有沒有一個部門敢站出來說政策已經到位,作用也已經顯現呢?顯然沒有。有政策、有規定、有要求,但沒有效果,是否可以認為部門不得「力」呢?不得力,是否意味著是一種失職呢?這樣的硬傷,如何能夠使政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呢?又如何讓老百姓去相信政策的威力和效果呢?政府的公信力是否也在這樣的政策執行中大打折扣呢?
第四,開發商不買「賬」。按照正常的理解,在樓市調控中,開發商應當是最被動、最容易受傷的群體。但是,實際結果卻並非如此。在此輪樓市調控中,從開始到現在,開發商就沒有過服過「軟」,也沒有停止過嚷嚷,任志強曾經不止一次的叫囂,樓市調控不會把房價壓下來,樓市調控注定是短命的。另據報導,曾經一度公開表示要退出的78家央企,也沒有退出房地產業務,而是繞道保障房等,進行曲線開發。
開發商不買「賬」,當然不是開發商有多能耐,而是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到處出現漏洞、出現不到位的情況決定的。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開發商一定會更加肆無忌憚地炒作土地、炒作房價,而「房王」等也會繼續頻繁出現。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上一輪樓市調控突然「死亡」的情況下,本輪調控也極有可能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