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脹是整個2010年出現頻率最高的經濟用語。
在全球經濟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通貨膨脹的危害性,更令人憂慮。早在去年兩會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就說:「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貪污腐敗,足以影響社會的穩定,甚至政權的鞏固。」
那麼,通貨膨脹的根源在哪裡呢?
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想到貨幣的超發。那麼,是什麼在加劇貨幣的超發?而這一隱蔽因素,恰是導致通貨膨脹的重要推手之一。它就是政府投資。
社會總投資由政府投資和非政府投資(社會投資)兩大部分構成。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投資所佔的比重很小,非政府投資佔據絕對主導。而在我國,政府投資本來就比較大,次貸危機發生後,為刺激經濟發展,各地政府紛紛上馬重大投資項目,僅湖北一個省,就推出了令全球震驚的12萬億的投資規劃。
在正常情況下,企業有動力把獲得的利潤轉換成新的投資,通過投資擴張,加速自己的發展。這同時也消化掉了部分超發貨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手中的存量資金不會湧入到「炒作」大軍中,故不會對物價產生影響。
但是,一旦政府投資過大,對社會投資空間形成擠壓,企業家手中的存量資金無處可去,又不願意坐視其貶值,就會考慮換成房產等實物保值。如此,便很容易形成囤積熱,導致物價的上漲。而物價的上漲,使得存款利息不足以彌補通脹,又引發更多資金從銀行流向各種實物(包括農產品),加劇通脹,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政府投資的效率一般是比較低的。而且,政府本身並不是能夠創造經濟效益的機構,其投資資金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稅費收入;二是發行貨幣與銀行信貸;三是發行債券等。
於是,問題來了。稅費收入提高,企業負擔加重,投資意願會進一步降低,引發更多的資金從實體經濟中流出來選擇投機。而發行貨幣和信貸擴張,會滋生大量增量貨幣,使得等量的商品對應更多的貨幣,加劇通脹預期。並且,一旦大規模投資鋪開,還需要新的資金源源不斷地補充進去,使得貨幣超發的慣性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扭轉。至於發行債券等,無非是把民間的資金收集起來,由政府統一支配,這同樣會抑制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因此,現在應該考慮消除政府投資過大這一隱性推手,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金進行效率更高、損耗更小、質量更好的投資,這既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也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
来源:上海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