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擁有大學學位的新移民在加拿大收入每況愈下,與美國新移民差距愈來愈遠,影響加拿大對國際頂尖人才的吸引力)
最新研究發現,擁有大學學位的加拿大新移民收入,遠遠不及美國新移民。兩地受高等教育新移民收入差異分水嶺從1990年代開始,且差距愈來愈大,對致力於吸收國際頂尖人才的加拿大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訊。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研究人員根據1980年到2005年間抵境不滿五年的新移民所做研究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移民與大學畢業的本國出生人士,兩者的收入差距愈來愈大。
目前擁有大學文憑的男性新移民,收入僅及加拿大本國出生者的一半;但在美國,雙方差距僅不到30%。對兩國而言,這種變化相當顯著,特別是1980年代,兩國新移民的收入幾乎相等。
報告撰稿人波妮可絲卡(Aneta Bonikowska)表示,兩國新移民收入差異的分水嶺在1990年代,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目前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研究。
她不認為是兩國招募策略不同所致,因為兩國在工程及科技領域的就業市場需求同樣強勁,也都湧進大批國際人才。她也不認為是因為美國技術移民多由僱主擔保所致。據她推測,箇中原因可能是加拿大突然湧進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移民,語言能力可能也是一個因素。
她說1980年到 2005年間,加拿大吸納的新移民中,擁有大學學位的比率較以往更高,1980年前只有20%,但到了2005年比率已達55%。但在美國,高等教育新移民比率成長緩慢許多,在2005年只有35%。
同期間加拿大移民來源地的變化也相當大,亞裔移民取代歐洲移民成為主流,因此不懂英文及法文的新移民比率,從1970年代後期的50%,增至2001年時的80%,連帶衝擊新移民的就業表現。
反觀美國,新移民主要來源國數十年來變化不大,但新移民在家講母語的比率則與加拿大相差無幾。
報告指更令人擔憂的是抵境十年以上的兩地移民收入差距更大,1960年代後期抵達加拿大的大學畢業新移民,抵境十年後收入仍較本地出生者低10%;而1990年代初期抵境的新移民,十年後收入更較本地出生者低30%。
但在美國,1960年代後期抵境者,十年後的收入甚至高於美國本地出生者,1990年代抵境者,十年後收入僅較本地人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