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裝修後付款」裝修模式推出首日,該家裝公司內客流稀少,該模式向目前家裝行業存在的誠信問題提出了挑戰,是否會贏得消費者的首肯?
近日,有讀者季女士來信表示,某家裝公司打出「先裝修後付款」的口號。她前去詢問瞭解才知道,所謂的「先裝修後付款」並不等於裝修完再付錢,而是將裝修分成設計、基礎施工、主材施工三個階段「分期付款」,前提條件是「驗收合格」。這讓季女士有些疑惑,這種做法看上去能夠敦促家裝公司和施工工人的施工質量,保證裝修效果,但就真的能夠讓自己家的裝修萬無一失了麼?
商家做法——
簽訂設計合同、基礎施工合同、主材合同。根據不同合同規定,有的先付款、有的後付款、有的先付部分款。
根據季女士提供的信息,筆者對該家裝公司進行了實地探訪,據其工作人員介紹,「先裝修後付款」並不是在裝修結束後統一結款,而是事前跟消費者簽訂設計合同、基礎施工合同、主材合同,再根據每個合同的具體時間節點規定支付裝修款。其中設計費是簽訂合同之後立付的,10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支付2000元設計費,100平方米以上的戶型按20元/平方米收取。
在裝修公司出設計圖紙、施工圖紙等之後,消費者認可後就可以直接進場施工了,主要是做牆地面處理以及水電等不涉及主材的基礎裝修,即傳統意義上的隱蔽工程。該家裝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部分工程做完前、消費者驗收合格前是不需要支付費用的,全部由家裝公司墊付,並且家裝公司保證隱蔽工程不存在高於預算報價的惡意增項。
基礎裝修做完,消費者現場驗收,確定沒有問題後,結清這部分工程款,裝修公司就接著做下一階段即主材進場後的工程。據介紹,這一階段開始時,消費者要先支付部分主材款,大約為家裝公司代購主材的30%左右,其餘部分等工程結束驗收合格結清。另外,該家裝公司工作人員還表示,消費者如果選擇該公司規定主材以外的其他品牌,該公司還可以提供範圍內的代購服務,即一些市場上主流的中高端品牌,他們公司雖然沒有但可以代購,代購價格與消費者可以取得的市場價格一樣或者略低。
消費者疑慮——預算報價會不會由「暗算」變「明算」?
如果按照「先裝修後付款」的規定,消費者裝修時在支付2000元設計費後,就可以進行裝修設計、出圖以及基礎裝修了,通常家裝公司給消費者的初期報價都會偏低,尤其是基礎裝修隱蔽工程這一塊,有時報價和造價會差兩三倍,但現在這部分錢是驗收合格後才支付的,如果前後差異太大消費者肯定不會同意,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這樣做家裝報價會比較真實實在呢?
不過,消費者季女士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以前是預算往低報,那現在會不會變成了預算往高攀?季女士說,自己對裝修一竅不通,也不知道究竟隱蔽工程的實在價格是多少,以往「低報高價」讓人很難接受,但現在如果家裝公司直接做高報價,「暗算」變「明算」,自己也不知道,豈不成了心甘情願被糊弄?
「驗收合格」誰說了算?
通常家裝公司都會為消費者指派工程監理,協助監督家裝質量。對此,季女士也提出了自己的隱憂,她表示,工程監理都是家裝公司的人,如果先裝修後付款的話,監理會不會由於需要幫助家裝公司快點兒收錢而變得不太客觀?畢竟消費者對裝修都是一知半解的,一些明面上的質量問題可以看得出來及時補救,但一些涉及專業知識的,可能行家不說,消費者自己真的察覺不出來。
業內聲音——期待產業工人解決裝修信任危機
筆者在走訪門店過程中巧遇該公司負責人,據其介紹,如季女士一般的消費者疑慮多數來自於對於家裝行業的整體不信任,而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家裝人員歸屬問題,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希望在工程中「撈一筆」,因此就會出現各類讓消費者吃虧的惡意增項,而有自己產業工人的家裝公司則不同,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固定工資,工作績效和服務效果也受公司考核,因此,無論是先付款還是後付款,消費者在裝修被矇騙的機率都被大大降低。
付款先後並未轉嫁裝修風險家裝公司自己靠譜最重要
先墊付部分款項似乎會給家裝公司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不排除有人會挑三揀四不將錢結清。不過,業內人士提示消費者,一定程度上付款先後並不會讓潛在裝修風險由消費者方轉移向家裝公司方。因為當基礎裝修完成後倘若消費者拒不結款的話,有可能帶來的是誤工、停工,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生活。而最終的尾款主要由材料款構成,而裝修材料一般是材料商借墊,倘若最後裝修工程出了問題,那損失很有可能轉移到材料商身上,而非家裝公司,屆時,相互推諉扯皮的事情也不免發生,而最終影響的還是消費者的生活。因此,不管裝修付款在前在後,選擇一家靠譜兒的家裝公司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