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兩岸的確有許多分歧, 有很大部分都是暫時無解的。在這種情況下,擱置爭議和互不否認就成了兩岸交流的原則。如果把兩者放在一些,那後者就更有積極的意義。或者大陸朋友會說,為何要大陸讓著臺灣,而不是臺灣讓讓大陸呢? 然而擱置爭議往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因為這僅僅是不去理會和正視對方看法,卻沒有好好去審視和消化對方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擱置的,而如果沒有互不否認的心態,就不可能在不失自己所堅持的大原則下有所妥協, 調整和讓步了。這就難怪不少大陸朋友總要以動武作為要挾,因為大陸的所謂擱置爭議實際上就是單純的忍讓。無論從生理和心理角度來看,無限度的憋忍卻沒有一點紓解,都是要最終出大問題的。有潔癖人總要到乾淨的洗手間才能如廁,但如果到了鄉村地方住上幾個星期,恐怕就不能如此固執了。當然大陸無需公開表示贊成臺灣互不否認主張,只要暗中以互不否認的心態和臺灣交流也就可以了。
聯合國代表權和邦交國
就國家主權而言,由於目前兩岸政府互不隸屬,爭論本來就不會有什麼結果,而只能是設法維持表面一國的局面和尋找兩個政府逐步合一彼此接受的方式。當以60 年前的內戰勝利來印證政府的唯一合法不受到臺灣人的接受, 有不少大陸人士還在堅持著一種看法。那就是大陸擁有聯合國代表權和世界上大多數的邦交國,所以也就是合法的政府,而臺灣是不合法的。從臺灣角度來看,你不惜以犧牲人民福利為代價,重金資助第三世界國家而搶走了我的代表權和邦交國,已經是對我的一次傷害。現在又要以這個為理由,要我歸順和屈從於你,這無疑是對我的二次傷害。這好比把女子強姦了,然後又以這種肉體關係來控制她,這根本上是一種惡霸的行為。如果能有互不否認的心態,就會對臺灣有多多少少的愧疚感。無疑有著十三億人的大陸取得聯合國代表權和多數邦交國是天經地義,但當明白到臺灣在國際社會的困境,也就會設法給她一些補償而不是施以更多壓迫。當大陸能夠做到這些時,必然會讓兩岸的心思將更為貼近,兩岸政府的合一也就更有可能了。
香港模式和維持現狀的一國兩制
大陸一心期望著一國兩制的統一, 而這實際也就是香港模式,要臺灣成為大陸一個附屬的行政區。在愛國教育下,大陸人民覺得把臺灣統一過來會很有自豪感,而這個感覺除了來自於國家的完整,還有臺灣成為大陸附屬這種精神上高高在上的滿足感。在過往新中國的歷史中,這種精神上滿足是往往可以抵上肉體飢餓和物質匱乏。然而在香港回歸後,許多人才發現到香港不能帶給他們什麼實惠,反而是大陸要付出不少代價去維持這種關係。香港人在被排除了談判資格的情況下, 被逼接受了一國兩制的安排,然而臺灣作為兩岸政治談判的一方, 除非是城下之盟,不然是絕不會接受這種心理有點變態的統一要求。臺灣的立場實際上很簡單,臺灣的未來前途不外乎就是和大陸結合實質統一或和大陸分離實質獨立,但目前還沒有條件改變現狀。對於兩岸的現狀,國民黨一貫的立場在此已經不用多說了,而要特別注意的是最近民進黨天王們的言論,這些都反映了民進黨已開始回到兩岸現實,不再堅持臺灣已經獨立。有一些大陸朋友偷換概念,說一國兩制不過就是一個國家實行兩種制度。假如真的如此,那基於各自憲法維持兩岸表面一國的局面不就是一國兩制嗎?何必要瞎折騰呢?
戲言台海戰爭的結果
最近壇上出現了好幾篇戲言台海戰爭的文章,筆者也在此說幾句,說到底現在兩岸都在設法避免戰爭,它的代價實在太大了,這是民族難於承受的。如果能夠準確瞭解戰爭的演變,或許兩岸也就不會輕易作出軍事冒險,而會改以和平方式去取得所希望得到的東西。筆者推斷台海戰爭的結果是臺灣獨立,整個過程大致上就是大陸出兵攻臺,但臺灣獲得了民主國家的支持,大陸遭到頑強抵抗並無功而返。如果此時大陸政府下臺並願意無條件和臺灣統一(臺灣接收大陸或大陸實行臺灣的制度),兩岸還會有唯一統一的機會,否則這場本為統一的戰爭就會反而會促成臺灣的獨立。很多大陸朋友會說以大陸的軍事實力拿下臺灣根本不在話下,然而只要想想為何連戰神老毛都沒有動臺灣,就會明白到打臺灣不會有好結果。大陸解放臺灣時機是在國軍兵敗之後,因為當時的國民黨已經失去民心,成為了反動派。這種時機在國民黨回氣之後已經基本消失,一直到了如今臺灣已經實行了完全的民主制度,在兩岸制度差異的強烈反差下,民心已經是不可能回到大陸這邊。大陸一再誇大美國的作用,但如果以史為鑒,就會發現在60年前的內戰中,美國就因為感覺到老蔣已失去民心,而放棄了他。民心的作用遠遠大於其他因素,而對於大陸來說, 沒有得到民心的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嗎?那可是赤裸裸和一千三百萬人對抗的侵略戰爭,這是一再強調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老毛也不會去碰的,這麽簡單道理怎麽他的不肖繼承者就不明白呢?
戰爭的話題也就在此打住,處於弱勢的臺灣是不會挑釁大陸的, 因為即使可以打退大陸的進攻,臺灣也要付出滿目瘡痍的巨大代價。
兩岸各個博弈方的狀況
兩岸的話題應該是如何以和平方式去取得所希望得到的東西,以筆者所見,這方式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石磨,大陸把它叫做和平發展擱置爭議,而臺灣則把它叫做不統不獨互不否認。這個石磨會磨出什麼,就要看雙方投入什麼材料和用了多少的體力去讓它運轉。由石磨產出的東西,不管是什麼,雙方都得和平地接受,因為這些都是經過長時間磨製出來的,是共同努力的結果。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就是在融合嘗試中磨製出了新馬分家, 雙方都接受了這個結果,並沒有導致武力衝突。準備好了石磨後,接下來就要看看兩岸各個博弈方的狀況了。首先看看國民黨, 過去她一直叫喊著」反攻大陸」, 期望在大陸實行臺灣的制度,但現在不喊了。這是否意味著她已放棄了兩岸實質統一的追求呢?不是的,不喊只是因為喊也沒有用,她在等待時機。民進黨追求臺灣獨立,但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除非其他博弈方出現了嚴重失誤,不然她要短期內磨出臺灣獨立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也就是巨無霸的大陸了,苦於」解放臺灣」的時機已經消失,只能是提出一國兩制,但卻不為臺灣所接受。眼睜睜看著臺灣可能滑向獨立,而被逼動武則要承受巨大的政治風險。
坐擁巨大資源的大陸卻張揚不起來
臺灣國民兩黨實際上都是沒有什麼好張揚的,因為手上能投入石磨的資源並不多。民進黨過往相當張揚,但這只是在兩岸交惡期間,這樣做可以撈到許多選票,這些選票甚至能讓阿扁兩度當上了總統。當兩岸關係緩和時,民進黨的張揚就玩不轉了, 也就開始向低調轉變。讓人奇怪是坐擁巨大資源的大陸也是張揚不起來,過往還曾甚至相當被動,讓臺灣取得了主導權。其中原因一言蔽之就是不捨得,死死地抓住這些資源,生怕丟失。什麼海西兩岸經濟合作區,遮遮隱隱小家子氣得很,為何不能打正招牌 ---- 海西兩岸政治合作特區呢?沒有相當資源投入,就會逐步讓更多國民黨員轉變成民進黨員,就因為他們看不到任何統一希望和機會。無疑投入資源也有一定風險,會威脅到大陸的政治生態,但大陸應該要有足夠信心去面對兩岸這種短兵相接的政治融合,並以和平方式把國民黨的」狼子野心」消化於無形之中。如果總要使用武力消滅」狼子野心」,那目前的中華文明就沒有比過去的帝制好多少,政治文明仍處於非常低級的水平。這種可控的風險相比於一旦投入不足日久熬磨出了臺灣獨立,那時大陸將要面臨更大的政治風險。這可能是失去整個江山,同時也會給民族帶來難於承受的災難。劉邦在彭城大敗後,就提出了要把函谷關以西土地全部分封給能打敗項羽的功臣。他的捨得胸懷不但讓他打敗項羽,還建立了強盛的漢朝,而兩岸目前的政治僵局正是源於大陸缺乏這種捨得的胸懷。
大陸沒有政治自由的氛圍
大陸政治改革的呼聲不只是一種沒有顧及條件純粹理想的追求,所需的條件已是開始或局部出現。大陸通過30年解放思想後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條路要繼續走下去,就要進一步的解放思想。現在沿海的低端產業已開始內移,搶走了民工,這就造成一些走不了或還沒有打算走的低端產業所要面對的民工荒。民工荒只是提高了民工的工資,但卻沒有提高民工的價值。大陸也已經意識到必須要升級沿海的低端產業,也做了許多軟硬體方面的工作。可圈可點的工作是以高待遇吸引人才和花費大氣力培養人才,然而所面臨最大問題是無法長久地留住人才。人才往往把大陸作為短期吸取經驗的地方,但只把她作為踏腳石,羽翼豐滿一有機會就會遠走高飛。實際上在軟硬體方面大陸給於的條件已經非常不錯,甚至還超過先進國家所給予的。這些讓大陸的官員非常納悶,但他們即使知道原因也不願意去面對。一個政治自由的氛圍不只是高端人才的創作源泉,還讓他們有一種真實而非表面政治穩定的安全感。這些東西對於一般大陸民眾來說,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對於有條件並有許多選擇的高端人才來說,這些就會是決定去留的關鍵因素。姑且不談兩岸統一,建立兩岸政治合作特區也是大陸自身發展的需要。
以下三個事例可以看出大陸往往沒有從臺灣的角度來看問題。過去大陸把臺灣看成單純內政的問題,但這是不全面的。美國對臺灣的保護是道義上的責任,而美日都非常在意兩岸統一後,整個東亞政治架構的變化會否對他們有不利影響。之後大陸調整了,認為臺灣問題只是中美之間的事,因為臺灣太弱小了,無足以左右大局。如果大陸朋友看完本篇文章仍然這樣認為,那這篇文章就白寫了。最後一個事例就是大陸讓利換取統一的言論,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讓利之說應該是源於大陸對香港的一些所謂優惠政策,但如果經過詳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讓利,香港人也絕不會只是為了這些利益而和大陸統一。香港人一直都自由來大陸消費,那現在大陸讓一些省市的大陸人來香港消費,這是優惠嗎?大陸免除香港產品的關稅,但別忘記香港可是個自由港,從來都沒有收取過大陸產品的關稅。溫總理最近說兩岸的經濟合作是雙贏的,對雙方都是有利的,這說得非常好。大陸不是非得接受筆者的建議,但如果能在之後更多以互不否認的心態多角度看問題,那兩岸和平發展的方向就不會逆轉,兩岸統合的問題也將很快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