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齊孤竹氏,孤竹氏乃炎帝之後;伯夷、叔齊墨胎姓,墨胎姓之祖為大禹之師;伯夷、叔齊居玄水,玄水為玄鳥生商的發祥地;孤竹國為殷商的親族,在華夏民族的形成及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孤竹國興於殷商,衰於西周,亡於春秋。從立國到滅亡存在約940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在其中的前554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諸侯國。
孤竹國久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了伯夷、叔齊,使伯夷、叔齊能夠做出遜讓國位、叩馬諫伐、恥食周粟、甘餓首陽等一系列德行義舉。
今朝我們就藉此機會全方位的回顧一下他們二人行仁達義的歷史,「還歷史以真實,表生命以過程。」這就是這個大系列的目地。
一、有關孤竹君的傳說
相傳在商殷時期,盧龍這個地方有一個小村莊,莊裡有一戶人家僅有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女孩正值豆蔻年華,非常漂亮。一日她們正在屋內縫紉,忽遇一位道士模樣的人來化緣,後留得一詩:眉目清秀賽天仙,配夫卻不在人間。前世墨胎丹桂子,孤竹##爾心歡。(說明:原文如此)女孩看罷心裏不是很痛快,想擦去,可是就是擦不掉,後來只能用舌頭舔淨。
後來發現自己有孕在身,產下一子,因怕外人知曉,無奈剛把孩子生下來,只好埋在後園。
幾年後,後園埋孩子的地方,長出了一株枝葉旺盛的竹子,不育別枝,孤獨生長。後來母親過世,女孩已經長到中年,依舊孤單生活。時常家裡遇到困難,只要她一想怎樣改變或者克服它,很快就會實現。如,一天她閉上眼睛,心裏想:「要是能吃一條紅燒鯉魚該多好!」睜開眼,果然桌上就放著一盤紅燒鯉魚。她香香地吃下肚去。「奧妙何在?」她百思不得其解。一天,她又想:「我想要一面銅鏡,照照我的顏面那多好!」結果當她剛閉上眼睛想完,聽見桌上「砰」的一聲響,睜開眼,見一個青年男孩,長得眉清目秀,站立在她面前。她上去一把拉住不讓他走。拿上鏡子,照照自己,再看看孩子,這個孩子很像自己。於是她問:「你是哪裡人?姓甚、名誰?為何為我送東西?」
青年說:「我本姓墨,名叫孤竹,又名初,字子朝,住在咱家後園。我是您的心血養成的,您的心和我的心相通。只要您心一想,我就知道了,不敢怠慢,趕緊孝敬。」她把當年道士在門口化緣留詩,用舌舔墨生孩子,孩子埋在後園,生長出孤竹等往事,細細想了一遍,方才恍然大悟。她對站立在眼前的青年驚驚訝地說:「喲!你是我的兒子,從今不許再走了。」青年人雙膝跪下,口稱媽媽,抱頭痛哭。墨孤竹行孝出了名,以後做了地方的君主,歷史上稱孤竹君。
後來據史學界考證孤竹國疆域大致在今河北盧龍以東、遼寧錦州以西。葫蘆島本境屬於孤竹國。連山區孤竹營子鄉與孤竹國有淵源,唐朝在此地設置過孤竹縣,為帶州治所。
在遼西地方史籍中,常見孤竹國這個名字。除此之外,在《史記》、《國語》、《管子》、《韓非子》等古書以及遼寧西部許多市縣的地方志都有「孤竹國」的記載。
二、伯夷、叔齊讓國
到了商朝後期,在這個不大的國家出現了夷齊讓國的千古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謚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謚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後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於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大臣們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于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大臣們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以致後來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非常讚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
點擊論壇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