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時間」第一人——陳瀟的網店(網路截圖)
「跑腿公司」和「出售剩餘人生」,哪個更吸引人眼球?其實這兩個說法涉及的事情大同小異,只是因為「包裝」不同,引發的效應也截然不同,再藉助網路這個平臺,「出售剩餘人生」就成了一種獨特而成功的自我營銷方式。
2008 年底一個叫陳瀟的中國女孩在網路上開了一個「出售剩餘人生」店,不僅吸引了無數網民的注意力,而且山寨版「出售剩餘人生」網店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店主來自全國各地,甚至美國、澳大利亞。賣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時間——替客戶接人、送咖啡、過生日、買火車票、挑選禮物等等。其實這活兒的性質跟鐘點工或者跑腿公司基本上沒什麼兩樣,不同的是,鐘點工干的大部分是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等傳統家政服務,跑腿公司則提供純粹的跑腿業務,而陳瀟提供的服務更廣,不乏陪買禮物、收集笑臉等現代、時尚的服務。鐘點工和跑腿公司一般是等待客上門,而「出售剩餘人生」的店主們則是利用網路平臺,主動出擊,還用「出售剩餘人生」這樣的創意來包裝和推銷自己,一時風頭無兩。
不少店主明確表示自己是用「剩餘人生」來增加搜索量。網店「非誠勿擾」的店主以每分鐘5元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剩餘時間以提供各種臨時兼職,包括「企業形象設計、團隊取名、嬰兒取名」等。店主稱,這只是換一種方法重新包裝自己的產品。
「出租時間」第一人:網店始於心情沮喪突發奇想
「出租時間」第一人——陳瀟的網店(網路截圖)
陳瀟是個80後女孩,從湖南到北京服裝學院上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先是在淘寶網上開服裝店,2008年底的一天,由於無聊和心情沮喪,她在網上發了一個帖,題目為《我把自己的下半生交給網路》:「活著真沒意思……我想換一種生活方式,你們來安排我今後的生活吧。」
帖子很快被網友們關注,當天陳瀟接到了第一個任務——做一個勝利表情然後拍照發上網。在免費完成了幾個拍照、陪人吃飯的任務後,12月15日,「陳瀟的剩餘人生店」正式開業,陳瀟在網上賣起了「剩餘人生」,要讓網友安排她「接下來的日子需要做的事」,她則只需要依照買家的意願,去完成任務,地理範圍就是她住的北京。如果在淘寶網上輸入「陳瀟的剩餘人生店」,就可以看到這名漂亮的湖南女孩擺出各種笑臉的照片,照片下面寫著「陳瀟的8分鐘」、「陳瀟的1小時」、 「陳瀟的 1天」,標價分別是8元、20元和100元。店內的廣告語是:「安排陳瀟的生活是你們的權利,為你們服務是我的義務」。並且註明除違法、暴力、色情業務不接外,都可按網友安排支配自己的時間,比如讓她替網友接人、送咖啡、買火車票、去醫院陪同輸液等,還有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任務。一位母親找到陳瀟,說自己的女兒考試沒考好很難過,希望陳瀟可以裝成小熊維尼的朋友給女兒打電話,鼓勵她好好學習。
開店的最初兩個月裡,已有100多人購買陳瀟的「剩餘時間」,成功近50起,盈利3000元。僅2009年元旦一天,她為一個公益活動到長城收集笑臉,共進賬2000元。
陳瀟的大部分顧客都和陳瀟一樣,是80後的年輕人。其中陳瀟接的最多的任務是,向陌生的男孩表白、為心愛的女孩挑件衣服此類「愛情任務」。
女白領:想交更多朋友,體驗新生活方式
作為賣時間的第一人,陳瀟頓時聲名鵲起。上海、湖北、四川……網上一夜間冒出幾十家山寨版的「剩餘人生」店,「出售時間」也成了網路熱議話題。在趕集網上,一則《出租剩餘時間》的帖子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女白領「五月」(網名)寫的。她在帖中稱,自己家住天津市河東區中山門一帶,大學本科畢業,在國內航空貨運業就職。從大學畢業後工作了5年,為了擺脫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狹小的生活圈,同時想結交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剩餘時間在網上公開出租。
「五月」說:「每天我的日常工作機械而枯燥,很少跟人打交道,所以想通過這種方式接觸更多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她變換在各種各樣的角色和工作之中,很多時候忽略了報酬卻仍樂此不疲。
「出租時間」第一人——陳瀟的網店(網路截圖)
大學在讀生:提前體驗市場 鍛練創業能力
2009年3月9日,湖北經濟學院山水藏龍BBS(官方論壇)上看到ID 為「樂天小蟹蟹」的網友發帖《賣時間》:「螃蟹的淘寶網店今起推出時間交易,你可以要我幫你做你無法做或是沒時間做的事情,當然前提是我有時間,做我願意做的事情。螃蟹的一小時拍賣10元,一天時間拍賣100元。」
「小螃蟹」說,我「賣時間」主要是鍛練我的創業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不管是 「念什麼生意經」,重要的是做做有意義的事情。她說,「出租時間幫人做事其實也是一個瞭解社會、廣交朋友的途徑。通過網路,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我以後從事廣告設計行業,那麼他們也許就是我未來的客戶啊!」她還說,「營銷對我來說相當重要,做生意可以訓練交際能力,以後參加工作了也肯定會有幫助的。」
買賣方身份:均為年輕網民
「本人出租時間,歡迎選購」,這個具有噱頭的銷售口號在國內的網路上風頭正健,當然買方和賣方都是網民居多,也就是80後甚至90後的年輕人,以在校大學生為主。他們開店大多沒有明確的目標。而買家也大多抱著「圖新鮮」的想法。
網友觀點:新穎但未必靠譜
「此店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網友們對開「剩餘時間」網店多持欣賞的態度:「利用網路的方式推銷自己,讓人感覺很新穎。」「只要能堅守道德底線,利用網路自謀職業有什麼不對?而且成本又這麼低。」「這個社會需要創意。我認為‘出租時間’是個很好的點子,將來一定會有市場的。」
拍磚的不多,主要是質疑這是否是炒作:「這是作秀,純屬瞎掰。人生是自己的,用來出租只能迷失自我。」「有意思嗎,到底是幫助別人還是炒作自己,很難說。」
還有的從深層意義解讀這個新生事物:「與其說‘出租時間’是一種金錢與勞動的交換,不如說是一種心靈的交換,衝破都市給人們帶上的冰冷面具,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越來越遠的距離,獲得一種特殊的心靈體驗。」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出售時間」只能暫時吸引眼球,不一定能成為個人長時間的經濟支柱,「這不是穩定的工作,很難做全職。」
社會學家:凸顯年輕一代渴求的心
一個突然興起的新生事物快速被民眾接受,這背後必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社會學家仔細追溯了事件的背後,指出無論是陳瀟還是網民「五月」,都和其他工作生活在繁華地帶的都市年輕人一樣,每天生活在鋼筋混凝土包圍的狹小空間裡,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光鮮的外表下,裹著的是一顆顆需要傾訴、交流和釋放的內心,而藉助網路,出租自己的時間,能輕易而且極大可能地滿足了她們這一代增加閱歷、體驗新鮮、實踐創業、擴大交友、傾訴心靈甚至釋放壓力的機會。有了這些附加值,租出自己的時間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收穫的是超越金錢的一種價值和超凡體驗,受人追捧,當然不足為怪!
行銷市場:自我營銷值得借鑒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市場營銷學的一位老師分析說,出售時間只是噱頭,陳瀟實際上是在調動了網民的好奇心之後,然後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服務。
北京大學社會學的一位教授則認為,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陳瀟的這種做法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他覺得陳瀟實際也是在做一種服務性的工作,只不過是藉助了網路這個平臺。雖然出售「下半生」這種說法有些聳人聽聞,但也是一種自我營銷的方式,只要堅守道德底線,這是一個利用網路這種低成本平臺自謀職業的好創意。